《齐天乐·龙隐山河序》
昆仑雪冷星移度,谁识卧龙深处?
九鼎尘封,三生契在,暗锁周天风雨。
青鳞暗吐。记玄鸟衔珠,玉棺迷雾。
百代兴亡,尽藏一卷撼龙谱。
人间几回寒暑。叹金环血染,
黄衫孤舞。凤阁残经,
霓裳断简,都付苍烟平楚。
重来倦旅。纵寻遍山河,
旧盟难负。待唤真灵,
为君开觉路。
————
第一章 玄鸟衔珠
永和十七年霜降,西南天际忽现赤气如血,三日不散。
钦天监监正裴牧之立于观星台上,手中青铜罗盘"璇玑玉衡"嗡嗡震颤。他望着那抹妖异的赤色,指节发白。身后传来脚步声,青年执礼而拜:"师父,子时三刻了。"
"云谦啊。"裴牧之摩挲着罗盘上斑驳的饕餮纹,"你看这赤气贯紫微,像什么?"
萧云谦顺着师父枯瘦的手指望去,忽然瞳孔骤缩。那赤气蜿蜒如蛇,竟与《撼龙经》中记载的"血龙噬天"凶兆分毫不差。
三日后,师徒二人已至青鸾山麓。秋雨绵绵,裴牧之裹紧蓑衣,盯着手中不断转动的罗盘。忽然指针剧烈抖动,直指半山处一片不起眼的松林。
"就是这里。"老人拨开潮湿的灌木,露出被苔藓覆盖的碑刻。萧云谦用袖口擦拭石碑,隐约显出"大业九年"的字样。
"前朝末代昏君的陪陵?"萧云谦倒吸凉气。传说那位暴君为保龙脉不衰,曾将三千方士活埋于龙穴。
裴牧之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暗红。"为师时日无多了。"他喘着气指向松林深处,"你看那七棵古柏的排列,可像展翅玄鸟?再看后方山势环抱如珠,这是失传千年的'玄鸟衔珠局'啊!"
夜色渐浓时,他们在一处坍塌的墓道前停下。萧云谦正要点燃火折子,忽听师父厉喝:"别动!"老人颤抖着指向地面——月光下,无数细如发丝的金线在泥土间若隐若现。
"金蚕蛊..."裴牧之话音未落,林中惊起飞鸟。十余个黑影自树梢跃下,为首者玄铁面具覆面,手中青铜铃铛发出刺耳锐响。
第二章 撼龙遗秘
金线应声而动,如活物般游向师徒二人。萧云谦拔剑斩断数根,断处竟溅出腥臭黏液。一支冷箭破空而来,裴牧之推开弟子,自己却被贯穿右肩。
"走!"老人撕开染血的官服,露出胸前纹着的星图。他咬破手指在罗盘上一划,顿时地动山摇。玄铁面具人惊呼:"周天星斗大阵?快退!"
萧云谦背起昏迷的师父狂奔,身后传来建筑物坍塌的轰响。逃至山脚破庙时,裴牧之已气若游丝。
"记住..."老人将染血的罗盘塞进弟子手中,"龙脉有变非天灾,是有人动了山河鼎..."他忽然剧烈抽搐,七窍流出黑血,"去找雪衣...她守着另半部..."
庙门外传来马蹄声。萧云谦含泪将师父遗体藏入供桌下,自己纵身跃上房梁。门被踹开的瞬间,他看见玄铁面具人腰间晃动的玉牌——竟是钦天监的制式!
三日后,洛阳城南的裴府静得可怕。萧云谦翻墙入院,忽闻琵琶声如珠落玉盘。循声至后院水榭,见一素衣女子正在抚弦。她抬头的刹那,萧云谦恍然明白为何师父总说"雪衣似月"。
"萧师兄?"女子指尖绷断琴弦,"父亲呢?"
血珠顺着银弦滴落时,院墙外火把如龙。萧云谦不及解释,拉着裴雪衣钻入假山密道。追兵的呼喝声中,少女死死攥着半卷竹简,那是《撼龙经》的下半部。
第三章 金缕玉脉
密道尽头竟是洛水暗渠。裴雪衣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鱼符,在石壁上某处轻轻一按,河水竟自分流,露出向下石阶。
"这是祖父所建。"她声音带着水汽,"直通先汉废陵。"
萧云谦望着黑暗中少女挺直的脊背,忽然想起师父说过,裴家本是前朝守陵人后裔。石阶尽头豁然开朗,无数夜明珠嵌在穹顶,照得地下宫殿恍如白昼。正中央的青铜巨树上,悬挂着七具金缕玉衣。
"别看那些玉脉。"裴雪衣捂住他的眼睛,"会疯的。"但萧云谦已瞥见玉衣内里闪烁的诡异纹路——那根本不是金线,而是某种活物在玉片间蠕动。
少女在青铜树根部某处机关连按七下,地面滑开暗格。当她取出个紫檀木匣时,远处传来巨石崩裂的巨响。
"司徒家的人破了水阵!"萧云谦拉她躲到祭坛后方。一支火箭呼啸而来,正钉在木匣上。火焰中,无数金色光点腾空而起,在空中组成幅星图。
混乱中,有个穿杏黄衫子的身影鬼魅般闪过,抢走了燃烧的木匣。萧云谦追至偏殿,见那贼人正用银针挑取匣中残片——竟是张人皮地图。
"苏九娘!"萧云谦剑尖抵住她咽喉,"盗墓苏氏也掺和进来了?"
女子咯咯笑着转身,露出腕间九枚金环:"萧公子可知,这图上画的苍龙饮涧,埋着什么?"她突然甩出金环击灭所有灯烛,"是能改朝换代的山河鼎呀!"
黑暗中,裴雪衣的惊呼与兵刃破空声同时响起。萧云谦扑向声源处,却摸到满手温热液体。有人在他耳边轻笑:"想要答案,三日后云州见。"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