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亲是农民
文/郭秀霞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短短十个字就可以勾勒出农民劳作的艰辛图景。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村人。父亲母亲一辈子都是在土地里干农活的农民,尽管土地贫瘠,但父亲呵护土地就像是呵护婴儿一样用心。他们喜欢土地的深沉,也爱土地的无私。也正是他们对土地的这份热爱,让我至今不敢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女儿。
父亲的个子不算太高,古铜色的脸庞上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透着一股慈爱的温度。不善于表达的嘴巴也是月牙向上。一件陈旧的中山装洗了再穿,穿了又洗,一条白色带蓝条条的羊肚巾。时而会带在头上,时而会搭在肩上,时而会别在腰间里,时而会挂在脖子上。长满老茧的手里握着赶牛的长鞭,甩出的清脆的鞭哨声,但不会落在牛背上。
父亲是挚爱土地的。他对土地的热爱,几乎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他常常说:“人勤地不懒,土地是我们农民的根。”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也正是父亲的勤劳,我们兄妹四人都没有饿肚子。农忙的时候,父亲会吃住在地里,即便是闲暇时他也会常常一个人坐在田间地头静静地注视着土地,土地似乎也凝视着他,他们就这样对望着,对望着。仿佛在交流着四季该怎样运作。春天,父亲总会哼着自己喜欢的戏曲,迎着春风细雨播下希望的种子;夏天,父亲满头大汗,竭尽全力的在田间劳作,除草施肥精心呵护这些幼苗的成长;到了秋天父亲欣欣然的把这些成熟的庄稼一一收回家,豆回豆罐,谷回谷仓,玉米高粱也会回到它们的暖房;冬天的时侯,父亲最高兴了,我们吃着储存的各种瓜果,各种蔬菜,心里脸上都乐开了花,他很满足。父亲就如这广阔而又不张扬的土地一样简单纯粹,沉默而坚韧。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农民,总是仔仔细细的给滋养着这片土地。用老实巴交这四个字来形容父亲,足以概括他的一生。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他的朋友第一个是土地,第二个就是家里那个已经老得,快走不动的老黄牛和已经修了很多次的牛车。
我是兄妹四人中上学时间最长的一个,我走出了山村,来到一个繁华的城市,我没背景没有靠山,在我累得想放弃的时候,父亲身上那股坚韧在无形中鼓励着我,在我的血液里流淌。然而,城市里的繁华却掩盖不住我内心的“土”味。每到放假期间,我都会情不自禁的坐车回一趟老家,回到村里看看父母住过的旧房子,看看长满杂草的院子,看看屋里北墙上挂着的马灯,每一块掉下的墙皮似乎在回荡着我清脆的笑声,也藏满了我童年的故事。老屋的一块块砖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土”的气息。走出院落,抬眼看到屋后的玉米地,往事历历在目。
记得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漆黑的夜晚,邻居家人来叫父亲去村北的玉米地里浇水。由于天气多日高温干旱没有下雨,地里的玉米叶都耷拉下来,拧成了绳儿,父亲叫上了我一起去浇地,挖土改水我干不动,我主要负责水流的方向,看水有没有流到地头,距离地头还有大约十多米的时候,就赶紧喊一声“到头了”,水头会利用惯性慢慢流到地头。这时的父亲就把水头再换一个畦口继续流。这是给庄稼浇水的程序。由于是黑天,再加上玉米们也有一个成年人的高度,如果有风吹来,玉米叶子就会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再加上其它的虫鸣,猫头鹰的叫声,此时的我会被吓得瑟瑟发抖。父亲也是担心我的,他此时会不定时的喊一声我的乳名:“小秀,水到头了吗?我拉长了声音回一声:“还——没——有”。“哦,我知道了”。我们的声音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着,回荡着,玉米叶的刺啦声也似乎在回应着什么。其实根据时间长短,父亲知道水还不会流到地头,父亲这样做是为了给我壮壮胆。浇完这块地,这样的对话我们会有很多次。
黎明破晓,东方出现鱼肚白,我看见父亲穿着的雨靴上沾满了厚厚的湿泥,上身穿着的那件掉了两成色,前胸后背出现云碱白的衣服已湿漉漉的了,那条深蓝色的旧裤子除了潮湿外还有很多泥点子,唯独塞到雨靴里的半截裤腿会稍微干一些。父亲的收拾好铁锹,来到水坑大一点儿的地方把雨靴上的湿泥洗洗,抖抖身上的潮湿和疲惫准备回家。我跟在父亲身后,他的身影在我眼前越来越高。
今年暑假期间,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山村,一路上走一路上看,看到一块连着一块的玉米地,看到给玉米浇水的老乡,我的思绪瞬间被拉回了二十多年前。土地还是土地,玉米还是玉米,可惜我再也看不到父亲那个伟岸的身影,再也听不到父亲呼唤我名字的声音,萦绕在我身边是浓浓的青草味和厚重的泥土气息。
作者简介:郭秀霞,女,笔名:蓝色雨禾,小学老师,威县诗词协会入驻会员,邢台诗词协会入驻会员,凤凰诗社入驻会员,作品曾发表在《威县报》《诗路文学报》《洺阳诗苑》《洺水河》《凤凰四支社》《中国诗社》《关东鹿鸣·海外之声》《山风》《长江诗歌》等平台和各大网络平台,喜欢摆弄文字,四十不惑,与诗歌有个相约。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41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