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尔沁是蒙古族聚居之地,哲里木是蒙古民间歌舞“安代”之乡。安代,蒙古语“起身”或“抬头”之意。关于安代的起源,说法不一。其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女子得了一种病,整日郁郁寡欢,求医问药均不见效。

一天,她丈夫用车拉着她去看病,途中见有一群人在跳舞,那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那欢快优美的旋律,竟使女子眉间的愁云渐渐淡去。她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舞者的行列,尽情地唱啊跳啊,出了一身透汗,病竟然不治而癒了。关于安代的起源,除了“医病说”之外,还有“禳灾说”等等。学术研究上的众说纷纭,正说明了安代起源的久远。

安代是科尔沁草原“马背上的民族”最自然的情感渲泄方式。每年七八月份,大型的民间安代舞季便告到来。蓝天白云,艳阳高照,莽莽草原绿浪起伏,浪尖上灿烂着斑斓的野花。蒙古包之间,花与草之下,那空地便是安代的舞场。这演出没有组织者,没有演员,也没有观众。一人身着彩服,手执彩绸,对蓝天碧草自舞自乐,舞得兴起,一声呼啸,远远近近,涌奔出心痒难耐的好男妙女,白发垂髫。马头琴拉起来,歌手唱起来,竞赛就开始了。

高超的舞者,男如雄鹰奔马,女如紫燕流莺,满场飞转,众人瞩目。渐渐地,以他们为核心,人们手拉手舞成几个圆圈,忽地圆圈儿重新组合一一那是因为出现了更高强的舞者。

夜晚才是高潮一一繁星闪闪,篝火熊熊,号角呜呜。马背上的民族一展雄风,强悍的舞步叩打着大地,声传数里。舞到激昂处,人人大汗淋漓。有人踏破了鞋底,有人舞断了衣衫,歌手唱哑了嗓子,马头琴崩断了丝弦。十里灯火八方散去,尽兴的人们幸福地喘息。遥闻草原深处,马嘶如龙,犬声如豹……

蒙古民族离不得马,离不得刀,也离不开这勾人魂魄的安代舞。一如科尔沁草原是强悍与温良的统一,他们创造的安代舞也饱蕴着对生活的热爱,显示着健与美的风采。

柏雁翎:笔名雁翎,大连市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国际朗联主播。爱好文学和朗诵,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诗歌散文等数十篇。以直面人生,关注底层,我手写我心为创作宗旨。2025年获得华鼎杯十佳朗读者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