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梦一场》
文/刘志永
打车回家的路上,出租车里飘出谭咏麟的老歌《青春梦》,本来有些睡意的我,突然惊醒,不由自主地跟着车载音乐哼唱起来:
“回忆慢慢地变浅,模糊了你的容颜,面对思念我已没有感觉。岁月慢慢的变迁,再也回不去从前,早该明了这一切,渺渺走远……”等红绿灯的间隙,司机师傅回头看我一眼说:“你也喜欢这首歌呀?”我说,“是的,这首歌承载着我三年的青春梦。”
这首歌,是前女友“菠萝阳”介绍给我听的,说是旋律很美、很好听,她将这首歌设置成手机的来电铃声,于是只要她的手机有来电话,我就能听到这首歌。
“菠萝阳”,因喜欢吃菠萝,她夏天不吃冰淇淋,把菠萝切成长条,浸泡在淡盐水里,然后放到冰箱的冷藏柜,吃的时候用竹签插一块当冰淇淋吃,她说这样吃没有色素、没有添加剂,环保又卫生,因而朋友都叫她“菠萝阳”,于是“菠萝阳”就成了她的QQ昵称。
“菠萝阳”,是我读研究生时的本科师妹。我是2005级三年制的研究生;她是2004级四年制的本科生。我们都将在2008年毕业,我们也曾畅想毕业后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
读研有个环节叫“教学实践”,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给本科生授课,第一次课导师在上面讲,我也跟着在下面听,第二次课导师正好要开会,跟我说,“好好备一下课,下次课你直接上去讲吧。”导师上的课是《管理学定律》,这门课正好我在读本科的时候也学过,于是我搜肠刮肚把自己学过的、搜集到有趣的故事案例,都做到了PPT里,再在网上看了十多个管理学定律的视频。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也许我就是人家说的,在教学方面“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人”,两节课下来,我讲解幽默的案例故事逗得同学们笑声此起彼伏。
一下课,“菠萝阳”就跑到讲台边问:“老师,管理定律的应用范畴、适用对象是什么?”我逐一解答,她要了我的QQ号,加了好友后,“菠萝阳”就成了我特别关注的QQ好友。
第三次上课,导师问:“刘师兄,讲课讲得好不好?”
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说,“好!”
紧接着一个调皮的男生补了一刀:“比您讲的好!”同学们和导师一起哈哈大声。
导师说:“刘师兄是我老卢的学生,师兄教的好,说明我这导师导的好!”
然后,召唤我上讲台,“同学们都说你讲得比我好,以后的课就都由你来讲了。”
从此,下课后也放学了,“菠萝阳”就第一个冲上来问这、问那,问题问个不停,然后结伴一起去食堂吃饭。有时候别的同学问问题,“菠萝阳”说:“打断一下,老师,吃饭还是上次那个档口,搞定后找我。”等我到食堂,她已经帮我把饭菜打好,我要给她钱,她说:“下次你请就是啦!”
导师也不含糊,月初发了上个月的工资,他让财务处把工资明细打印出来,说,“这是我副院长的工资、这是我总支书记的工资;这是你替我上课的课酬,拿着。”起初,我还推辞一下,后来,我就大大方方地说声“谢谢”双手接过来。导师转给我的课酬,成了我恋爱的资金。
我和“菠萝阳”周末骑着二人自行车环游大学城、徒步黄埔军校旧址、大夫山吃烧烤、白云山顶下五子棋、越秀公园喂鱼、北京路购物、长隆野生动物园看动物马戏表演、下午放学后在珠江边抓螃蟹……
“菠萝阳”对我的称呼,由老师降到师兄,再降到永哥,再就是“你这二傻子!”
现在油腻大叔的我,20多年前还是有些小帅的,人们说我长得像《恐龙特急克塞号》的特兹。有“菠萝阳”在身边,我只好婉拒朱某洁的好意,谢绝了胡某颖递来的橄榄枝,多次拒绝了雷某芬的死缠烂打……
我以为幸福会一直这样下去,转眼2008年到了,“菠萝阳”本科毕业,我研究生毕业。
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刻,“菠萝阳”的妈妈讲了三个条件:
“第一,不能嫁外省。”我说,我正准备在广州定居;
“第二,要会说粤语。”我说,我可以学;
“第三,一定要有房。”我说,先租房子行不行。
“菠萝阳”的妈妈摆了摆手说:“NO!”然后,用白话哔哩哔哩一通输出,我问“菠萝阳”,妈妈说的是什么意思?
她说,“房子都没有,夫妻生活难道让旁人看A片吗……”
2008年广州的房子均价已经过万,好的地段两万多、三万的都有,我一个刚刚毕业的研究生,父母也已经50多岁,不可能再让父母为难。
果然,就像人们说的,丈母娘推高了中国的房价。“菠萝阳”对我说,“不可能为了你,跟养育了二十多年父母断绝关系。”
2008年8月8日,我们相约在天河城广场户外大屏幕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吃了告别饭,从此再无联系。
20来年过去了,我突然想起,那天朗诵了写给“菠萝阳”的诗,她听了,拿着羽毛球拍追着我,说要“打死你!”诗是这样的:
“看到你,你在我眼里
眼前没有你,你在我心里
无论你走进我的心中
还是走出我的心田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你那爽朗的笑声
和那双下巴的笑容!”
作者:刘志永,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广东锦诺律师事务所律师,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