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的禅意:在淬炼中温柔生长
孙培棠
人生真正的烦恼,或许不过十之一二,而我们却常常用九分的力气去对付它们。就像夏日里追打一只恼人的蚊子,拍得满墙血迹斑斑,却忘了原本可以安静享受的晚风。我们总在焦虑尚未到来的风雨,却错过了此刻的阳光;总在计算得失盈亏,却忘了生活本不是一道算术题。
一、苏轼的雨,老张的茶
苏轼在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他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钝感力?我们常常把困难当作绊脚石,却忘了它们也可能是垫脚石。
我家楼下有个修自行车的老张,他的摊位旁总放着一壶茶。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细雨蒙蒙,那茶总是温的。有次我问他生意如何,他笑着说:"够喝这壶茶就行。"我忽然明白,真正的从容,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满足多少。
这让我想起最近的新闻——上半年结婚登记多了十万对,离婚登记也多了五万对。人们总在计算婚姻的得失,却忘了最初相爱时的简单快乐。就像黄金市场的数据,越是动荡时节,人们越懂得珍藏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二、防蚊的焦虑与AI的狂欢
最近,基孔肯雅热让驱蚊产品销量暴涨,蚊帐、电蚊拍搜索量翻倍。我们忙着购买各种防护,却忘了最朴素的蚊帐就能安睡整夜。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在防备那些小概率的坏事,却牺牲了当下的安宁。
与此同时,AI用户突破31亿,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四千亿。我们发明了这么多聪明的机器,却常常处理不好自己内心的短路。游戏市场收入创新高,玩家数量突破历史记录,可我们是否在虚拟世界里,反而弄丢了真实的快乐?
三、淬炼与温柔
老张修车时专注的样子,让我想起童年见过的打铁匠——每一锤下去,都是为了让器物更坚韧。生活何尝不是在这样淬炼着我们?那些看似欺负我们的挫折,不过是命运在用特殊的方式授课。
有人说:"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凡事磨你,皆为渡你。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挑战,都是力量的积累。生活总是遍布荆棘,想要脱颖而出,就得学会隐忍和坚强。
哭是最没用的行为,自己不强大,别人总会想方设法欺负你。但真正的强大,不是张牙舞爪,而是像老张的那壶茶——历经滚烫,依然温热;像黄金——千淘万漉,方显真金。
四、心安处即吾乡
夜深了,老张收摊了。他推着三轮车慢慢走远,背影在路灯下拖得很长。我突然明白,所谓强大,不过是学会与生活的不完美和平共处。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保持内心的温度,继续前行。毕竟,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刻——在苏轼的雨中,在老张的茶里,在你我每一次淬炼后的温柔生长中。
作者 简介孙培棠(曾用名:大海滩、许旭),徐州市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
文学爱好者。在乡镇担任通讯员时期,先后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铜山报》及省、市、县电台发表稿件500余篇。退休后重拾文学创作,已出版:
文集《人生交响曲》(30万字)
散文集《百花飘香》(25万字)
长篇小说《乡村风情》(27万字)
主要获奖作品:
报告文学《大美徐州》(一部家乡文化的壮丽史诗)荣获2024当代作家年度文学奖一等奖。
散文《放歌磨盘山》获“翰墨流芳杯”全国文学原创大赛三等奖。
《愿做党需要的那颗螺丝钉》在“喜迎二十大,初心不改”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文学作品在中共徐州市机关工委“见证精彩、时代印记——喜迎二十大”文学、摄影征文中荣获优秀奖。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