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讲:共筑世界大同新篇
(讲者莫言,诺奖得主;作者卢化南病医)
尊敬的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先生:
您好!
我于2013年6月9日,给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写了一封关于《构建世界大同和谐社会》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时光匆匆,如今已过去8年,这一理念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赏和支持,已有76个国家签约共同推进。我曾预测,50年至150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便可实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逐渐浮现。部分国家出于对他国发展的嫉恨,霸权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严重,不仅封锁人类先进技术,还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挑起贸易战,严重破坏了国际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世委会”显得尤为必要且具有可行性。目前,国际上已存在多种组织,如世卫会、科教会、维和会等,它们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世委会”可以借鉴这些组织的成功经验,进行引领、平衡和有效管理,维护国际稳定秩序。它应重点解决以下几类大问题:
一、深耕国内,提升国力
各国人民都应秉持真正的爱国情怀,脚踏实地,专注做好国内事务。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努力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争取在诺贝尔奖等国际顶尖奖项上取得更多突破。同时,要坚决抵制假货,坚守办事诚信的原则,以此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得成就时,不骄傲、不吹嘘、不浮躁、不狂言,保持谦逊和务实。面对外部世界,要保留对入侵者坚决痛击的心态,但不过分聚焦于外国人。行政管理层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公平、正义、高效、廉洁,为民众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德国为例,德国人以其严谨的工匠精神和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打造了众多世界知名品牌,如奔驰、宝马、西门子等。德国政府也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使得德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这种深耕国内、提升国力的做法,值得各国借鉴。
二、包容互鉴,贸易共赢
每个国家都有其长处和短处,由于国情、风俗的差异以及资料的有限性,各自媒体对国外事务的报道可能存在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各国应秉持互谅互让的态度,取长补短,包容贸易往来中的差异,实现互利共赢。对于国外的事情,不妄加评议指责,不自吹自擂,不断章取义,不道听途说,不无限放大问题,不编造谣言、假新闻、拼视频等。这些行为虽然可能在一时之间出口恶气、博人眼球,但实际上纯害无益,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和别人的时间,还会破坏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
本国的事情,应依靠本国人民和政府进行自查、自律、自纠,别国不要随意干涉。就像在一个社区中,如果几位邻居总是互相说对方的不好,到处树敌,必然会受到众多邻居的指责和联合围攻,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例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的合作,促进了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实现了共同发展。这种包容互鉴、贸易共赢的模式,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典范。
三、以和为贵,化解纠纷
各国应以本国利益为重,同时将化解国际各种纠纷作为大目标。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对于没有合作条件的国家,可以创造条件开展贸易往来;对于暂时不能往来的国家,也不应进行对抗,而是创造条件等待时机。要牢记历史问题,但不主动复仇。冤冤相报何时休,不能让旧伤影响新的机体生长。
以欧洲为例,历史上欧洲各国之间战争频繁,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二战后,欧洲各国痛定思痛,逐渐走向联合,成立了欧盟。欧盟的成立促进了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合作,使得欧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这种以和为贵、化解纠纷的做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强国担当,摒弃霸道
强国不应实行霸道政策,而应进行正常贸易,不压制别国发展,不随意对别国说三道四。例如,在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人类目前还不能合成该病毒,但有的国家却无端指责是实验室泄漏、故意投毒,甚至起诉赔偿,互相进行舌战。这种行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而且凭想当然的舆论,最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强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力量,而不是制造矛盾和分歧。
中国在疫情期间,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抗疫物资和医疗援助,分享抗疫经验,展现了强国的担当和大国风范。这种行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榜样。
五、削武强科,富民强国
为了实现各自的富强目标,各国应逐步削减军队规模,销毁杀人武器和原子弹等高端危险品。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提高国民生活福利等方面。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高国民生活福利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
哥斯达黎加是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它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使得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幸福指数较高的国家之一。这种削武强科、富民强国的做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六、尊重民意,妥善处遗
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应遵循不打、不争权、不夺地盘的原则,尊重当地民意的归属选择。例如,以色列民族古代失国后流浪受罪,周边邻国应忍耐理解,尊重其复国。南韩、北朝,琉球、锡金等地区,应尊重当地人民的归属选择,当地统治者不能强制命令,让民众强行服从。巴基斯坦、孟加拉先后脱离印度,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克里米亚归了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等国就不要再记仇了。各国应尊重各自的归属立国,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
对于意见分歧较大的地区,可以设立示范区,让其自由发展,通过竞争提升整体水平。例如,中国的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探索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模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七、珍视和平,摒弃狂妄
各国不要轻易言打仗、扔核弹,冤杀无辜生命。要明白“天狂有雨,人狂灭亡”的哲理。回顾历史,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被迫自杀,日本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武藤章等被处以绞刑,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应让我们收敛狂妄的行为。
人到灭亡时就会醒悟,原来的武力统一世界、所有权力、财富、美女供自己享用的野心只能得逞一时,不可长期实现。希望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不要说“厉害了、要引领、独霸世界”等吹牛的话,不要造谣言、拼视频、抵制打砸外国货,这些行为泄了私愤,却不起好作用,是愚蠢无知的行为。应把爱国的激情,用在一心努力实现小康生活、和平梦想上去奋斗。
八、强化监管,推动实现
对于今后有违规的国家和团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世委会”要对有关国家进行协调、批评、教育、制裁,令其改正。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推动世界大同社会早日实现。
秘书长,我过去曾给您写过《天热灾害多 世人要节约》的建议,落实得不错,在此向您表示感谢!如今我已70岁了,这可能是最后给您写的信。望您采纳实施这一系列建议!如果您需要我去服务协调工作,现趁身体健壮尚可,在2030年前(移居火星前)可以前往,年薪1元即行。
卢化南
2021年4月3日
卢化南简介
卢化南,1953年生,男,原籍济源市大峪乡上寨村熬坪队人。因小浪底大坝建设,移民居住北海区铁岸村。毕业于自学河南大学,是济源市文物局退休职工、中共党员、文物考古付研究员、国家地震学会会员、黄河文化研究会理事、济源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文化能人、济源市姓氏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