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国
文/崔云生(山东)
地理书太薄
容不下长河大漠
能看到大漠孤烟直
可看到长河入海阔
历史书太小
装不下波澜壮阔
能看到波澜心胸起
可看到壮阔大家国
随手一翻
从岭南到北国
红土地红土地
这才叫地大物博
随手一捻
从汉唐到民国
中原人华夏人
这才叫人口众多
崔云生的《大家国》,用朴素却滚烫的语言,在方寸笔墨间铺开了一幅关于家国的壮阔画卷。
诗的开篇,以“地理书太薄”“历史书太小”起笔,用“薄”与“容不下长河大漠”、“小”与“装不下波澜壮阔”的反差,巧妙点出:书本的有限,根本无法丈量祖国山河的雄浑与历史的厚重。但正是这“薄”与“小”的载体,却能让读者透过文字,望见“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感受“长河入海阔”的磅礴;能从字缝里触到历史的波澜,在心中升起“壮阔大家国”的豪情——有限的载体,反而激发了无限的想象与共鸣。
接着,“随手一翻”与“随手一捻”两个轻盈的动作,却牵出了时空的纵深。“从岭南到北国”的空间跨度里,“红土地红土地”的反复咏叹,不只是对土地颜色的描摹,更藏着对这片土地滚烫的爱,最终落于“地大物博”的赞叹,直白却有力。而“从汉唐到民国”的时间流淌中,“中原人华夏人”的称谓流转,道尽了民族的延续与血脉的相承,“人口众多”四字,背后是千万人共赴的岁月,是代代相传的根脉。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对称的结构、朴素的意象,将山河之广、历史之深、民族之聚熔铸在一起,读来让人胸中涌起对家国的赤诚与自豪——原来,“大家国”的分量,就藏在这字里行间,藏在每一个被触动的心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