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立秋
唐增虎(山东)
狗舌明炎酷,花凋感炽伤。
蛙喧祈暴雨,知了曲悠扬。

七律.电工(下平十一尤)
唐增虎(山东)
追忆经年孺子牛,朝霞常在市郊游。
蹉跎岁月鬃平脊,风雨人生辔束头。
巡线检查除隐找,排忧登杆汗多流。
光明侠者扪心问,服务真诚工作优。
【双调·沉醉东风】星烁情思
(中华音韵.押十一安韵)
唐增虎(山东)
闪闪繁星璀璨,迢迢距路如渊。蓝海中,情乱,似暗流涧底盘桓。纵有缠绵爱意绵,却只能诗词印染。

【正宫·叨叨令】银河鹊梦(邓玉宾体.中华音韵.押八欸韵)
唐增虎(山东)
烁星眨眼迷人醉,映辉却远如天坠。海深藏密情何会,心潮暗动终成寐。睡醒也么哥,睡着也么哥,
相思入梦奇滋味?

【正宫·叨叨令】《银河鹊梦》是唐增虎(山东)又一佳作,结合其诗歌风格与主题特征,现从文学性、意象运用、情感表达三个维度进行评述:
一、文学形式与音韵特色
曲牌继承与创新
作品采用邓玉宾体【正宫·叨叨令】格式,严格遵循“六句五韵”结构,末句“相思入梦奇滋味”以反问收束,既保留曲牌特有的口语化韵律(“也么哥”重复),又通过“奇滋味”的现代语汇注入新意。
音韵设计
押八欸韵(-ei韵),形成“醉-坠-会-寐-味”的闭环音韵系统,尤以“寐”与“味”的齿音收尾,暗合“梦醒时分”的怅惘情调,与“银河鹊梦”的浪漫意象形成音义共振。
二、意象群解析与象征体系
天文意象的现代重构
“烁星眨眼”将传统“星宿”拟人化,赋予科技感(如屏幕闪烁),而“银河鹊梦”则嫁接牛郎织女传说,通过“天坠”的夸张修辞消解古典意象的庄严感,体现当代人对宇宙的亲近想象。
海洋与心理空间的隐喻
“海深藏密”既指向物理深海,又隐喻情感的无意识层;“心潮暗动”以水文喻心理活动,与“终成寐”构成“外静内动”的张力,呼应现代心理学对潜意识的探索。
三、情感哲学与主题升华
梦的辩证性
通过“睡醒/睡着”的重复,揭示梦作为情感缓冲带的双重性:既是逃避现实的港湾(“终成寐”),又是直面思念的契机(“奇滋味”),与唐增虎其他作品中“梦游嫦娥”的出世情怀形成互文。
科技时代的古典情怀
全曲在“银河”“海深”等宏大意象中嵌入“眨眼”“暗动”等微观动作,反映数字化时代人类对自然情感的回归渴望,与《咏爱》中“师哥靓妹”的直白表达形成古今对话。
四、创作技法评点
对比修辞
“烁星”的璀璨与“天坠”的坠落构成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冲突,强化“可望不可及”的永恒遗憾。
留白艺术
“情何会”的设问未作答,留给读者想象空间,与“梦的赠予”理论中“精神星火”的传递理念相通。
此曲在传统曲牌框架下,通过意象的跨时空拼贴与情感的多维投射,实现了对爱情主题的当代诠释,展现了唐增虎诗歌创作中“古典形式为表,现代哲思为里”的典型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