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8月6日7时许,宗族长老宗贤仁叔吴作贵先生在微信里给愚夫首阶侄辈发来六言慧诗,读后深感此诗洽似酷暑送给我的一缕清风,故使我倍感叔侄间情深意笃!
作贵叔(贵申)兄弟二人,胞兄作富叔(富申)二位叔父幼年丧母,叔祖父著增公勤劳善良,仁爱慈祥,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叔祖著增公高寿享年96岁谢世!叔公勤者寿,善者寿,仁者寿,乐者寿!
富申叔与家父,作胜公(名:海源/字:时光)从小到大十分相知相惜!棠棣情深,情同手足!!
作富叔(又名:吴畏)1950年后在大冶工作,筹建大冶公汽公司,自来水公司等企业的创办人!
是一位为善最乐,为民服务的好公仆。
作贵叔从教几十年,任校长至乡镇教育组长至退休。是一位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界基层干部!
作贵叔退休后,为家族建祠,续谱等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之精神,宗族有口皆碑。
忆当年1982年,作贵叔和柯昌旭老师专程去我在任教的湖北咸宁通山县杨芳公社郭城学校两天看望过我(名:高俊/字:清材)
《知足常乐度年华》
湖北
吴首阶/名(高俊)字(清材)
《回赠作贵先生》
作富作申作国家,
贵玉贵昆贵中华。
先瞻历经万难事,
生裕品尝五味茶。
德才兼备滿茗壶,
高风亮节圆酒盏。
望天俯地良心安,
重开八秩话桑麻。
2025年/08月/06
这首《回赠作贵先生》是一首饱含宗族情谊与人生敬意的七言律诗,诗脉紧扣前言中对两位叔父的生平追忆,字里行间既有对家族先贤的感念,也有对长者德行的礼赞,情真意切,余味绵长。
首联“作富作申作国家,贵玉贵昆贵中华”,以嵌名入句的巧思开篇,“作富”“作贵(贵申)”既点出叔父兄弟二人之名,又以“作国家”“贵中华”升华其人生格局——两位叔父虽职分不同(一为实业建设,一为教育深耕),却都以己之能服务社会,将个人价值融入家国发展,起笔便立起长者的精神高度。
颔联“先瞻历经万难事,生裕品尝五味茶”,转写人生阅历。“历经万难事”概写作贵叔从教、建祠、续谱等生涯中的奔波与担当,“品尝五味茶”则以“五味”喻人生甘苦,既呼应前言中“幼年丧母”“勤劳奉献”的坎坷与坚守,又暗含对长者从容处世的赞叹,“生裕”二字更见岁月沉淀后的丰盈。
颈联“德才兼备滿茗壶,高风亮节圆酒盏”,以“茗壶”“酒盏”为喻,将抽象的德行具象化。“满茗壶”似写其才学如茶香醇厚,浸润育人之路;“圆酒盏”若赞其品格如清酒澄澈,圆满处世之道。两句对仗精巧,既扣合长辈温润谦和的气质,又暗合宗族相聚时的融融之景,以物寄情,含蓄有味。
尾联“望天俯地良心安,重开八秩话桑麻”,落笔于人生境界与美好期许。“望天俯地良心安”是对长者一生“忠诚干净担当”的最好注脚——行事无愧于天地,俯仰皆怀赤子心;“重开八秩话桑麻”则以“八秩”点出高寿,寄望长辈在晚年安享天伦,于桑麻闲谈中续叙宗族温情,呼应前言中“叔侄情深”的底色,余韵悠长。
全诗以“回赠”为线,将叙事、抒情、赞咏熔于一炉,既见家族史的厚重,又显个人情的真挚。嵌名自然不生硬,用喻贴切有生活气,尤其“茗壶”“酒盏”“桑麻”等意象,既符合长者身份,又透着乡土宗族的亲切,读来如听叔侄对坐闲谈,在平实中见深情,在质朴中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