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持守三宝 以慈卫之
作者:憨子
提要:
在道德经第67章中,老子指出道之所以无往而不胜,是因为道“持守三宝,以慈卫之”。“三宝”即“慈”、“俭”和“不为天下先”。三宝之中,慈是对广大民众的广慈博爱,是第一位的,根本的,是核心。老子特别强调,执政者“持守三宝,以慈卫之”就能无往而不胜,背离三宝就是自寻死路。在现实中,“持守三宝,以慈卫之”不仅是执政者治国的重要原则,也是个人修养处世的重要原则。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①,似不肖②。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③!我有三宝④,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⑤,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⑥;俭故能广⑦;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⑧。今舍慈且⑨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⑩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释]
①.我道大:我,我的,我说的;大,宏大,广博。 ②.似不肖:肖,像,相似。似不肖,似乎不像(人们见到的事物)。 ③.久矣其细也夫:久矣,早就,很久之前;细,渺小。全句意为:很久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它是很渺小的了。 ④.宝:法宝,也指很有用的原则,方法。 ⑤.俭:节俭,俭朴,节省。 ⑥.勇:有胆量、勇气,不畏艰险。 ⑦.广:扩大、扩充。⑧.器长:器,事物,这里指天下万物;长,领袖、主宰。器长,万物的主宰。 ⑨.且:又,表示并列关系,或两件事同时并进。如既高且大。 ⑩.死:失败。这里是名词动用,意为自寻死路。
[译文]
天下人都认为我说的道博大广阔,但空泛不像任何具体事物。我要告诉大家,正因为道的博大广阔,所以它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某种具体的事物,那么它早早就显露出很渺小了。
道有三件法宝必须坚守保全:第一叫做广慈博爱;第二叫做节俭恬淡;第三是顺应自然,不敢要强居于天下人的前面。因为有这柔慈,所以能有勇气不畏艰险;因为有这节俭,所以能不断扩充博大;因为不强要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天下万物的领袖。
现在,有些人丢弃了广慈博爱而追求好勇斗狠;丢弃了节俭恬淡而追求铺张奢侈;丢弃顺应自然不争天下先而不自量力争先,这就是自寻死路。
广慈博爱,就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所以征战就能够取得胜利,守卫就能坚固不破。天道要救助谁,就让谁用广慈博爱来保护自己。
【解读】
这一章可以看成是老子对之前关于道的作用内容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道能够无往而不胜的三大法宝。
这一章是“道德经”里较长的一章。可以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回答人们对道的质疑,强调道与具体事物的区别,也就是今天哲学上说的抽象、一般与具体、个别的区别。道之大是因为它对所有具体事物的高度概括,如果它的作用与具体事务一样,它就与具体事物一样渺小了。
第二层说明道之所以能够无往而不胜,是因为道坚持着三个法宝,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请注意,老子这里讲的“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不能用我们今天人意识中的概念理解,而应与老子前面所讲各章的内容相一致。这里的“慈”是广慈博爱,因为对天下万物(民众)的广慈博爱,所以不畏艰险勇于奋斗;“俭”为节俭恬淡,是为了实现广慈博爱而节俭,而不断地通过节俭积累扩充;“不为天下先”是广慈博爱的表现,不是甘居于人后,而是上一章所说的“言下之”、“身后之”,顺应自然,不与天下民众争利。正因为广慈博爱不与民众争利,所以能成为天下人的领袖。
第三层是继第二层之后对背离三大法宝的三种典型错误的说明,第一是丢弃了广慈博爱而追求好勇斗狠;第二是丢弃了节俭恬淡而追求铺张奢侈;第三是丢弃顺应自然不为天下先而不自量力的争天下先,老子说这是自寻死路,没有不惨遭失败的。
第四层强调三大法宝中,“慈”是第一位的,为根本的。指出只有广慈博爱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因为得到天下人的拥护,所以征战就无往而不胜,守卫就能够固若金汤坚不可摧。所以,道教人坚持广慈博爱来保护自己。
将四层意思归纳一下,本章的中心就是讲述道的三大法宝,也即三大原则的运用,其中特别是广慈博爱原则的运用。将老子所讲的这些道理归纳为修身治国的格言,就是“持守三宝,以慈卫之”。
说到“持守三宝,以慈卫之”,《左传》记载的曹刿论战很能说明问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要攻打鲁国。从国家实力上看,齐国对鲁国是绝对碾压的优势,但鲁庄公决定要迎战。这个时候,一个名叫曹刿的人去见鲁庄公,于是他同鲁庄公有了下面的对话:
曹刿:“您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诚心(合理裁决)。”
曹刿:“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曹刿深谋远虑的出发点是鲁庄公能否以百姓利益为重,也即广慈博爱。所以他并不看重鲁庄公对大臣施舍的小恩惠和对神灵的诚实信用,而是非常注重鲁庄公以诚心审判裁决大大小小的案件,认为这属于对百姓的广慈博爱,所以可以一战。结果就是长勺一战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国。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再修改
作者简介: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的学者型教师,曾任陕西省教材编审委员会专业委员,现任《检察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咸阳秦韵诗文学会会长。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以及多种教辅读物。主编出版《坡刘村志》、《咸阳人》两部百万言方志以及《草根憨语》等书,有《生死孽缘》、《儿媳要嫁前公公》等中短篇小说,《两个肉夹馍》《屈原的冤屈》《明主怎样变为蠢猪》等多种散文在《检察文学》、《白鹭文刊》以及《人民网》等著名网站发表。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