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七大官网婉君总编赐稿热线:15754189927(微信同步)

天平之䉚——『韶年作品专刊鉴赏』『中国博学多才创文总会』隆重推出!
天平之䉚
作者:韶年
“戒行高洁,白头不改,远涉苍波,归我圣朝。”这是公元763年日本天皇为鉴真大师撰写的碑文。
鉴真大师(688-763),俗姓淳于,江苏杨州人,14岁于扬州大云寺出家,师从智满禅师。青年时期游学洛阳、长安、师从道岸、弘景等律学大师、精通佛教三藏、尤其擅长律学。27岁回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法,授戒逾四万人,被誉为“江淮化主”,属于律宗的高僧。
中国的佛教分十宗,律宗是持戒最严的一派。僧人过午不食,一天只吃两顿饭,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也是律宗。
鉴真大师55岁那年,日本的两位僧人——普照和崇睿,从长安(当时在唐留学)来到杨州大明寺,邀请鉴真去日本传授佛法,鉴真欣然应允,并说“为了传授佛法,要不惜生命”。公元742年,鉴真决定东渡,前四次不是船漏了,就是船因风急浪高而触礁搁浅。第五次一出海,遇刮大风,在海上颠簸了14天,漂到了海南岛。由于鉴真过度劳累,又感署热,不幸双目失明。
公元753年,鉴真大师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第六次于苏州黄泗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东渡。前后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在日本的博多湾登陆,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日本天皇动用了三十多万人迎接鉴真大师。据说,鉴真大师一路上是踩着鲜花进入日本的。一直到日本的国都(奈良),他的双脚都没沾到一点泥土。日本天皇封他为大僧都,亲自登坛受戒,天皇与皇后一起做了鉴真的弟子。被天皇尊为“过海大师”和“日本文化恩人”。
鉴真大师虽然双目失明,但凭着嗅觉,就能辩别各种药物。为日本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为日本传授戒律,也传授了唐代的建筑,雕塑,绘画,尤其是他于759年亲自指导兴建的唐招提寺,雄伟壮观,至今仍然屹立在奈良古城。
日本人说;原来日本的文化就像似一锅豆浆,而中国的文化就像卤水,点进去才变成了豆腐。
日本奈良时代,尊称鉴真大师为“天平之甍”(文化高峰),有“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美誉。
作者名片;柳洪昌:笔名韶年,衡水市人,当代文学集萃平台签约作家,小说主编。现为《百度人才文学院》旗下《红豆文学名人堂》榜上诗家平台,特邀金牌金笔小说主编,《精品作家网》首席小说主编。

中国博学多才创文总会长:潘恩生
中国博学多才诗词创作总会长:韦承喜
中国博学多才创文诗人:潘恩生 何华
韦承喜 曾兆林 许正刘
中国博学多才专业作家:远天
中国博学多才首位文学总顾问:谭均平
中国博学多才创作诗人作家:王建章
悠悠 怡墨清风
博学多才首席古诗词主编:樊国立 秋雨
博学多才诗人作品点评家:曾修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