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血色黄昏,硝烟滚滚。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的架势,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
在泥泞的公路上,飞奔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和食品及时送到前线高地。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官长,他很明白迟到哪怕一分钟意味着什么。可就在这时,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
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也就在这时,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他们怯生生地围着卡车来回打转,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啊!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里,抢了馒头就吃!
大胡子少校手提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他一咬牙把枪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的枪栓声,所有的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浑身瘦骨骇人呆呆地站在那儿,她一双脏兮兮的小手紧紧地抓着一个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她双眼惊骇而又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跟鬼子拼刺刀的国军弟兄;而另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枪,面对着饥民跪了下去:“乡亲们哪,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他们在饿着肚子和鬼子拼刺刀啊!可你们……哎呀”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她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了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要送到前线去的,这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以后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一个劲儿地点头:“妹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子,等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面馒头,让你吃饱,好吗?”
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手中的馒头默默地送回到车上。然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抱起一块块填炮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来到陷车的地方,他一只手提着一小袋儿馒头,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馒头。他要去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儿。
一个老大娘将他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含着眼泪说,她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的。就在3天前,她被活生生的饿死了。
大胡子少校“咚”地一声跪在了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妹子啊,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的。小日本儿,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曹德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理事、自贡市作协常务副主席。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其《童神掌》《残缺的馒头》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学教材,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国作协作品年选,其中《童神掌》《血婴》《逃兵》分获三、四、五届中国小小说学会年度评选一等奖,并获自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称号。

吕安瑞:浙江杭州,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杭州白马湖诗社朗诵团团员、朗诵联盟艺术指导,国际朗联副总监。曾在浙江金华地区文工团、浙江婺剧院从事艺术工作十余年。现在浙江省级外贸进出口有限公司任职。爱好朗诵、热爱生活,愿意用声音诠释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