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歌
书乐
秋立山川显风流
无限风光在田畴
高天淡远待鸿雁
大地烁金把人诱
送别大暑迎立秋
秋风渐起凉嗖嗖
神怡气爽诗情起
山水之间展歌喉
想赏金菊绽大地
悄思硕果枝颤抖
露水打湿日炎炎
秋雨洗净葵花头
绿树月下情人倚
红花映日醉妪叟
山野玉米正茁壮
田园稻菽迎丰收
2025.8.7日晨
这首《立秋之歌》以鲜活的意象与明快的节奏,勾勒出立秋时节的独特景致与人文意趣,字里行间满是对时序更迭的细腻感知。
一、意象的精准捕捉,绘就立秋全景图
诗人紧扣“立秋”时序特征,选取“田畴”“鸿雁”“大地烁金”等核心意象,既展现秋日丰收的盛景,又暗合“暑去凉来”的节气特点。“秋风渐起凉嗖嗖”“秋雨洗净葵花头”等句,以朴素语言传递出季节转换的细微体感,让读者仿佛亲历秋风拂面、秋露沾衣的惬意。
二、情感的层次递进,融景入情见生活
诗歌情感从对自然景致的赞叹,逐渐过渡到对生活气息的描摹。首联写山川田畴的开阔,颔联写秋风带来的清爽,颈联转向“金菊绽”“硕果颤”的生机,尾联聚焦“情人倚”“醉妪叟”的人文场景,最终落在“玉米茁壮”“稻菽丰收”的民生期盼上。情感由景及人、由远及近,层层递进中尽显对秋日生活的热爱。
三、语言的明快晓畅,韵律中见质朴美
全诗采用七言句式,节奏明快,韵脚和谐(“流”“畴”“诱”等),读来朗朗上口。语言摒弃雕琢,如“凉嗖嗖”“枝颤抖”等口语化表达,既保留生活气息,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尽显质朴自然之美。
整首诗以立秋为切入点,融自然景致、节气特征与生活温情于一体,既是一幅生动的秋日风情画,也是一曲对丰收与生活的赞歌,字里行间满是烟火气与诗意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