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菜园,和一个朝鲜族老汉的对话》
(外二首)
文︱蔡诗峰
城乡结合部
一块夹着杖子的菜地像一块拼图
嵌住两边
一边是城市文明板块一边是农耕生态板块
一个老汉一块白手巾包着头凉水被蒸发
汗水做了替补
一根细细白色塑料水管给菜地里的蔬菜补充水分
土豆的部分叶子被阳光烤焦
他说土豆熟了
可以掏出来苞米一根根挺拔
结了穗他说
苞米太密
春天没间苗辣椒长的青翠
油绿泛光他说
这辣椒皮厚辣味足
酱牛肉最好一垄白菜
几片圆圆的大叶子他说
这白菜棵子冻起来放在酱汤里
味道最好一垄青萝卜
萝卜半截出土他说
青萝卜好储存
有营养几垄胡萝卜的樱子葱郁
没有一片黄叶他说
这胡萝卜生吃的好啊没有化肥没用农药
很脆有甜味几株西红杮挂满红灯笼青灯笼
他说西经杮生吃熟吃
都可样子好看爬上杖子的豆角
说秋后能摘了爬上杖子的南瓜
不知道今年怎么光开花不结瓜
爬上半截围墙的葡萄藤
有零星几串青皮葡萄藏在阔叶里
做着酸甜的梦葡萄藤下
有一丛苏子叶他说
这个做狗肉酱香啊和苏子叶一起摇曳的还有几株野苏子
他说这个晒干了做小鱼汤
味道嘎嘎的侍弄着这些蔬菜
他两眼放光和这午后的阳光交织
说到这些蔬菜的绿色和新鲜
他两颊的笑意期待着一家人吃出的甜蜜
说到这些蔬菜的种子
他有些失落和困惑自己留着的种子
次年怎么就只长苗不结果呢
从农村到城里把土地丢失在故乡
但土地的情节从没割舍种庄稼的手艺
也没荒废只要有一块没有被水泥硬化的闲地
都会在他们手里变成一块菜园庄稼
填满这个城市的间隙种菜
填补他们时间的空白他转身
六号蓝色球衣后背有些汗浸我说
今晚有延边足球队的主场他说
一会回家看电视直播种菜和看球或许
这就是他骨子里的热爱
《夏夜,车过北方的稻田》
同事说
今晚有一项惠农安排到德胜村去放电影
我关于夏夜乡村稻田的蛙鸣和萤火虫
关于露天电影大银幕下挤满了稻场的人群
关于二哥借着银幕的光亮
在自制的草稿本速记《天仙配》的唱词
我年少时那些美好的记忆
一下子涌出脑海
投影仪替代了放映机
优盘替代了胶片
惠农经理替代了放映员这几样
我在心里能够接受投影幕
布两角挂在村委会窗户的铁栏杆上
远远看上去,像晾着一块婴儿尿布
一点也没有大银幕
被幕杆举在半空的气派
我想复制童年的那一幅画
终究成了一个赝品
惠农经理到村里去喊人“看电影啦
还有沙瓤的西瓜”《战狼》开始播放了
我数了数看电影了人1、2、3、4、5……9
还没有凑齐
两个手掌如果算上在村委会上空
那一群群起起落落的燕子场面
还算热闹有几个人
早早就到了村委的院子是邻村的
是兄弟俩
是一家人还有一个少女弟弟的女儿
我很惊讶村子里难得还有年轻人哥哥说
下个月满十八没念书
吃社保她有如花似玉的年龄曼妙的身材
黑色的披肩长发牛仔裤
白体恤
屁兜插着手机她坐在地上
低着头不说话弟弟坐在机动三轮车上
怜爱地看着她哥哥见来人就打招呼
却被每一个打招呼的人回骂一句
哥哥仍然笑着和下个见面的人说话
他似乎在用这种方式为一家人到邻村看电影
付费兄弟俩种了几亩地
毛收入三万扣除种子
农药,化肥……
一年净收入不到一万“沟底费”
绝对是一个新词
我隔着村委会的铁栏杆
邀请邻居的老妇来看电影
她第一遍说这词儿时
我完全陌生她家养牛
夏天把牛赶到山里
每头牛要给承包山的人交钱
这是钱就叫沟底费
去年牛肉降价
养牛赔钱五十多头牛
现在不到三十老人年近八十
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儿子放牛单身
二儿子种草单身
苞米楼子比她的瓦房高
苞米瓤子和她的脸一样有些风化
夜幕降临
燕子提前退场
我走到村里的稻田边倾听
又用心地去听没有蛙鸣
哪怕一声半声去看
又放眼地去看没有萤火虫
哪怕两盏一盏静静的
也没有听到一声两声狗吠
村委会健身器材的旁边
两个村民在太阳能路灯下席地而坐
西瓜就着啤酒
时不时瞄一眼电影在我手机镜头里
定格在路灯红旗小院美酒
青山似乎是另一个版本的悠然
见南山投影仪投出的镜像比放映机画面清晰
音质要好就像AI
写出的诗句比我想出来有的 更有张力
更有诗意
就像太阳能路灯比荧火虫要明亮
就像看手机视频
要比听蛙鸣热闹乡愁
是那些把家乡一直装在心里
远行而又未归的人的悲哀乡愁
是那些只剩下乡土而没有了村庄
只有山林而没有了村民的时代缅怀乡愁
或许就像荧火虫和蛙鸣
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最后的记忆乡愁
我们或许是这个词语最后的使用者
最后的祭拜者
《和香香兄新诗·过故人庄》
被信阳的云和随州雨擦过的路牌上
写着蔡河小河蔡河是一个镇小河是一个村
比村更小比生产队更小的颗粒
叫塆照壁塆
麻栎树塆塆里只有几户人家
以前只有几户人家
现在只有几具空房“过村不拜
因为我们神交已久”香香兄的诗句
是对老塆的敬仰厚厚的28册明史
做一个切片一个叫杨琏的谏臣
占据历史一页流过照壁塆的小河水
从未断流故土里的量子纠缠泥土的掌纹
依然轻拂大贵寺石缝透过的光斑土地
苏醒的密码香香兄以诗的形式
解密我过故人庄故人
背着故乡的半亩萤光
在校园看珞珈山盛开的樱花
在高楼看黄浦江上空云卷云舒

【作者 简介】: 蔡诗峰,男,湖北广水人,1987年入伍到吉林延边中国人民解放军守备第十师,1993年退伍,现居延吉,供职于吉林银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理事、延边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