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树蝉鸣声渐幽,颠狂暑气尚横流。
无关热浪江河卷,何计凉风阡陌收。
汗水熬干还四夏,嘉禾蒸熟馈三秋。
一壶浊酒重阳日,雁字几行天际游。
王永标的《立秋》,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立秋时节的物候特征与人间况味,于暑热未消中见秋日端倪,于日常景致里藏时序哲思,是一首兼具写实与寄情的时令佳作。
首联“深树蝉鸣声渐幽,颠狂暑气尚横流”,开篇便抓住立秋的典型特点:蝉声从盛夏的聒噪渐趋幽微,标志着秋意初萌;但“颠狂暑气尚横流”又点出“秋老虎”的余威,暑热未退的现实,一“渐幽”一“横流”,形成张力,精准勾勒出季节交替时的过渡状态。
颔联“无关热浪江河卷,何计凉风阡陌收”,视角从自然声响转向天地气象。“江河卷”状热浪裹挟天地的威势,“阡陌收”写凉风初起于田野的细微,而“无关”“何计”四字,似在说暑热与凉风的消长自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暗含对时序流转的坦然观照,于写景中藏理趣。
颈联“汗水熬干还四夏,嘉禾蒸熟馈三秋”,将笔触转向人间劳作与收获的关联。“汗水熬干”写农人在残暑中仍需辛勤劳作,“还四夏”暗示暑热未散如夏;而“嘉禾蒸熟”既指暑热催熟庄稼,又暗合秋日丰收的前奏,“馈三秋”则点出这份辛劳终将换来秋日的馈赠,于艰辛中见希望,充满生活实感。
尾联“一壶浊酒重阳日,雁字几行天际游”,由立秋当下转向对秋日深处的憧憬。重阳饮酒、雁字南飞,皆是秋日标志性意象,以未来的闲适与开阔,收束前文的暑热与辛劳,让全诗在时序的延展中,透出对秋日清朗的向往,余韵悠长。
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既写实描摹了立秋时节“暑未消而秋已至”的独特景象,又融入了对劳作的体察与对时序的哲思,于寻常物候中见深情,于季节流转中显豁达,读来颇有古意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