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重缘酬孙树荣同学
文 如月
其一、重逢之慨
少年砚席记分明,白首重逢讶隔生。
四十霜痕凝鬓角,三千云路剩诗名。
硬毫重执春前味,古帖同参静里声。
莫道桑榆斜照晚,墨花飞处晚晴盈。
其二、同窗习字
劫余文字倍堪珍,铁画银钩见本真。
曾共寒窗分石砚,今从远浦认星津。
锋藏隶篆三分骨,纸纳乾坤万里尘。
最是临池风雨夜,灯前两个读书人。
其三、书法意境
流金岁月指间沙,重把兰亭认爪痕。
竖似青松横岱岳,点如星斗落天门。
胸中丘壑随浓淡,笔底烟霞任吐吞。
忽觉少年英气在,墨香沁处月黄昏。
其四、文化传承
远东雅集续前盟,铁砚磨穿道未更。
竖捺能承千载韵,横撇自有九秋声。
同参王赵风中竹,各写苏黄月下情。
莫笑鬓边堆雪色,龙蛇走处是平生。
2025—8—8
【注】
1."王赵"指王羲之、赵孟頫。2."苏黄"为苏轼、黄庭坚。
3."龙蛇走处是平生",化用"笔走龙蛇"典故,喻书法已成为生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