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跳下去的。或早或晚,总要跳那么一回。
我见过许多人站在悬崖边上,有的踌躇,有的决然,有的竟不知道自己站在悬崖上。那悬崖未必是峭壁千仞,有时不过是一道矮坎,但对于站着的人,却俨然是万丈深渊。他们向下望,只见云雾缭绕,不知深浅,便怕了——怕摔得粉身碎骨,怕跳下去后无人知晓,怕那云雾后面其实空无一物。
然而终究有人跳了。先是三五个,后来竟排起队来。跳下去的人,有的果然摔死了,横竖不过一滩血肉;有的挂在半山腰的树枝上,上不得下不能,终日哀鸣;却也有几个,穿过云雾,落到一片新天地里,活得比原先更好了。那些观望的人便问:"你们怎么敢跳?"跳下去的人笑道:"横竖都是死,跳下去说不定还有活路。"
我认识一个青年,向来是极谨慎的。走路怕踩死蚂蚁,吃饭怕噎着,连呼吸都要数着次数,生怕多吸了一口别人的空气。他站在悬崖边上已经三年,每日测量崖壁的坡度,计算下落的速度,研究云雾的密度。他收集了所有跳崖者的数据,做了详尽的统计分析。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而崖边又来了新的一批年轻人。他们看也不看,便纵身跃下。他忽然慌了,匆匆忙忙跟着跳了下去。后来听说,他落在了一堆前人摔死的尸骨上,虽然断了几根骨头,却到底活了下来。
也有跳下去后后悔的。他们悬在半空,眼见着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便哭天抢地起来。可是跳都跳了,又能如何呢?聪明些的,便在下落的过程中调整姿势,学着驾驭这坠落的势头;愚笨的,就只知道闭着眼等死。最可笑的是那些一边下落一边还向崖上人挥手的,仿佛自己不是坠落,而是在飞翔似的。
我曾问一个跳崖的老手:"跳下去究竟是什么感觉?"
他想了想,说:"头一秒钟怕得要死,第二秒钟觉得不过如此,第三秒钟发现原来自己还会游泳。"
现在崖边上又挤满了人。有的在写遗书,有的在直播,有的在卖降落伞。我挤过人群,看见一个小姑娘站在最边缘。她穿着鲜红的裙子,在风中猎猎作响。
"你不怕吗?"我问。
"怕。"她说,"但我更怕一辈子站在这里。"
说完,她张开双臂,像一团火似的坠了下去。
崖上的人们发出惊呼,继而沉默,然后又恢复了讨价还价的喧闹。
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这里又会站满新的人。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