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之年,蓦然回首,我已经63岁了,再仔细一想,我又是63年生人。双“63”啊!这又勾起了我对自己蹉跎岁月的回想。
我是上世纪的1963年9月出生在陕北黄土高塬一个贫苦家庭。三年自然灾害刚刚度过,家里既没余粮,又没存钱,父母想尽千方百计含辛茹苦将我抚养,总算度过了难关,保住了性命。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凑钱借钱供我念书学文化。当时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座的橙子是从家里拿的,课桌是土坯腿子,水泥板面子。晚上在煤油灯下学习,不小心让灯火燃烧眉毛和头发是常事。吃的,穿的更是苦不堪言,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瓜代菜充饥度日,冬季穿的单薄打冷颤。我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上完了小学。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家庭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我自已也知道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作为农村娃,考大学,分配工作,改变命运,是唯一的出路。想归想,学归学,考归考,我终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很是无耐。
18岁那年,我走出校门,投笔从戎,应征入伍,先到陕北延安,后到内蒙额旗纳,再到甘肃兰州,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学知识强素质,练本领守边关,靠写作谋出路,凭实干求进步,成为了职业军人。风风火火,坎坎坷坷,军旅生涯30年,青春献国防,期间经过了许多曲折不平路,但从未有过怨言和懈怠,始终如一,坚韧不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军龄到杠,光荣退休。发挥余热,编篡党史军史,筹建史馆收集史料和文物。北漂京都,含饴弄孙,虽累也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图名利,不计报酬,乐此不疲。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30年军旅生涯,虽然有了一些功名,但在我看来,如同尘土微不足道;东西转战数千里,经过了许多艰辛和付出,但在我眼里,如同过往烟云不足挂齿。
如今我的退休生活无忧无虑,满足又知足,很是快活,旅游观光,走亲访友,战友聚会,非常开心,读书写作,很是快乐。
这里要说的是,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又将我抚养长大。感恩老师给了我知识,让我成就了一番事业。感恩组织栽培和首长提携,让我破格提干,任职团政委,衔授上校。感恩亲朋好友鼎力相助,让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感恩爱人相伴,让我有了避风的港湾,温馨幸福的家。同时,也为事业不凡的儿子儿媳自豪,更为阳刚帅气的孙子骄傲。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世事若棋,棋若世事。
好一个双“63”啊!
作者简介
王宽鹏,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陕西省洛川县人,党史军史研究工作者,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研究员、理事、副秘书长、网站记者、编辑,国际网络文学联盟军旅文学部编审,《洛川文学》特约作家。1981年10月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新闻报道员、干事、科长、副处长、团政委、甘肃省军区军史馆筹建办公室主任等职,上校军衔。工作之余,爱好写作,笔耕不辍,有600多篇新闻稿件、论文、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被军内外报刊杂志刊登,其中有40多篇获奖。因写作成绩突出,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