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我曾是个小猪官
李广聚
我是农民的儿子,打小住在冠县城东南十五里的小村庄里。
解放初期,日子过得紧巴,农民手里没多少活钱,要说能贴补家用的副业,无非是养猪羊、喂鸡鸭。我家八口人,姊妹四个,我是老大。那会儿还没到上学的年纪,父母便说:“老大先别念书,跟着大人放猪吧。”我应了。母亲把自己织的土布拿去换了钱,买回一头十来斤的小母猪,打那天起,我就天天跟着三爷去放猪。
秋天最是放猪的好时候。收过地瓜的地里,猪用它那长长的嘴巴拱开泥土,就能把藏在地下的地瓜翻出来;收过花生的地里,它凭着灵敏的鼻子嗅出味儿,一颗一颗拱着吃,吃得那叫一个香。
小母猪渐渐长起来,后来怀上了崽——我们那儿叫“打圈”。一天放猪回家的路上,三爷跟我说:“你家这猪快‘僵’了(生小猪)。”他还念叨着老话:“猫三、狗四、猪五、羊六”,算算日子,是快生了。果然没过几天,母猪下了八头小猪崽,我乐得合不拢嘴!
1953年,老母猪又下了第二窝。三个月后把猪娃卖掉,母亲悄悄攒下钱,给我做了一套新衣裳。我穿上新衣服,又蹦又跳地去学堂了。
一晃七十年过去,再想起儿时这段光景,心里头还觉得热乎又有趣。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