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专刊5.旅游】张富贵:工兵十四团青海战友会组织参观喇家遗址博物馆及禹王口大峡谷抒怀(组诗4首)及现场掠影.北京头条.西安头条.都市头条发布!
——工兵十四团青海战友会参访喇家遗址暨禹王峡题记
时值盛夏,山河凝碧。2025年8月2日,工兵十四团青海战友会300余名老兵,在组委会段军会长,张新定秘书长与中旅青海旅游公司的精心组织下,踏上了一场跨越四千年的文明对话之旅。从凝固灾难瞬间的喇家遗址到镌刻治水史诗的禹王峡,老兵们以脚步丈量时光,用热血呼应山河,在青藏高原的苍茫大地上,续写着工程兵特有的精神图腾。
一、 喇家遗址:东方庞贝的生死叩问
当老兵们踏入民和县官亭镇的喇家遗址博物馆,黄土夯筑的断壁残垣瞬间将时空拉回公元前2000年。这里被誉为"东方庞贝",一场地震与洪水的双重浩劫,将五百余人的聚落瞬间封存于黄土之下。令人震撼的不仅是灾难的残酷:
凝固的生命史诗:母亲怀抱幼童的遗骸、集体避难的死亡姿态,让"保护"成为跨越时空的本能。有老兵轻抚展柜感慨:“这像极了战场上的掩护动作——军人与母亲,都是天生的守护者”。文明的意外馈赠:碗中封存的世界最早面条(距今4000年)、象征礼乐文明的"黄河磬王"(中国最大史前石磬),印证着黄河上游文明的璀璨。工程兵出身的战友们对土层剖面尤为关注:“砂砾层与淤泥层的交替,分明是场地质战役的剖面图!”
二、 禹王峡:治水图腾与兵工精神的共呜。
转至禹王峡景区,青铜大禹雕像如山矗立,峡壁如斧劈刀削。传说中禹王在此疏浚河道,留下"禹王宝座""禹王脚印"等遗迹。当老兵们仰望18米高的大禹坐像,一种跨越职业的共鸣油然而生:
凿山通河的工程智慧:峡谷岩层上的人工凿痕,与大禹"错开龙门"的治水传说相印证。有老工程兵抚摸岩壁笑道:"这爆破定位精度,搁现在也得是咱工兵团的水平!"
精神图腾的双向奔赴:禹王殿内"三过家门不入"的壁画,与工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誓言隔空相和。一位老兵在群中写道:大禹疏的是黄河水患,我们架的是人间通途——工程人的脊梁,从来都是挺在危难之前!
三、 从历史硝烟到生命澄明:战友会的双重朝圣。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巡礼,更是一次精神归队:
灾难遗址的隐喻:喇家先民面对天灾的互助,与大峡谷彰显的人定胜天,恰似军人"背靠背"的战友情与"敢叫山河换新颜"的豪情。工程兵的职业解码:有战友指著遗址土层分析:"地震液化层、洪水淤积层…这地质结构比我们当年修的坑道还复杂!"专业视角引发阵阵喝彩。
樱花峡谷的礼赞:时值禹王峡樱花漫谷,碧桃嫣红缀于苍褐岩壁,宛若献给这群"当代大禹"的英雄花事。组委会代表感叹:"今日的太平盛景,正是无数工兵用青春夯实的文明地基!"
当喇家母亲护雏的遗骨遇见禹王开山的巨斧,当四千年前的面香飘过今日的樱花峡谷,历史从未如此具象。工兵十四团的老兵们,以钢铁之躯守护过和平,而今以赤子之心对话文明。这场行走在灾难与重生、破坏与创造之间的旅程,恰是他们一生的注脚——以双手抚平大地伤痕,以脊梁撑起人间星河。
(国风西北文学书画社编辑部张富贵 谨记 · 2025年8月3~日8月10日于青海民和县~甘肃敦煌市)
【编者注】本文据战友会实地参访纪实,融合喇家遗址考古成果及禹王峡文化传说撰写,历史细节均经专业资料核实。
一、参观喇家遗址博物馆诗2首:
1. 七律.《兵魄凝沙.战友会观喇家遗址有感》
(仄起首押,平水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2
劫烬封存黄土深,四千寒暑锢雷音。
陶甦覆碗凝云缕,骸塑环婴泣石岑。
兵甲曾犁边塞雪,兵魂今叩史前霖。
忽闻磬王鸣壁起,恍若慈亲唤子吟。
①首联“劫烬”“雷音”:指遗址因地震洪水瞬间封存,如“东方庞贝”。
颔联“陶甦覆碗”:倒扣陶碗内出土世界最早小米面条(长50cm),“骸塑环婴”:3号房址母亲抱婴遗骸,定格灾难瞬间;
尾联“磬王鸣壁”:考古队发现巨型石磬“黄河磬王”,敲击声宏远深沉,呼应军人对亲情的感怀。
2. 鹧鸪天《遗瓮长歌.喇家博物馆兵魂祭》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2
断壁犹存黍粒香,陶纹斑驳记洪荒。
兵眸勘透三层土,母臂环成万古霜。
磬韵远,戟痕凉。劫灰深处认同裳。
忽惊碗底云丝绕:那是先民骨里钢!
①上片“三层土”:遗址堆积马家窑、齐家、汉晋文化层,“母臂环(婴)成”:灾难中母亲守护幼儿的遗骸场景;
②下片“同裳”:化用《诗经·无衣》,暗喻战友生死情谊;“云丝”:粟米面条遗存,象征先民坚韧。
1. 七律《金峡凿天.禹王口战友观河》
(仄起首押,平水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2
禹斧开山浊浪开,兵魂立界镇崔嵬。
双崖裂处青甘判,一索诸男日月开。
曾挽钢钎穿冻土,今扶铁栈瞰惊雷。
黄河忽转戎装色,尽是流年汗血催!
首联“禹斧开山”:大禹治水传说与峡谷地理形成;
颔联“青甘判”:峡谷为甘青两省分界,“一索”指黄河索桥;
颈联“钢钎穿冻土”:暗喻工程兵戍边建设经历;
尾联“戎装色”:黄河水色映照军人旧装,喻奉献精神永恒。
2. 鹧鸪天《峡魂不逝.禹王口黄河筏渡追忆》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2
九曲奔来万马喑,劈崖禹迹剩凿痕。
缆绳勒进兵肩骨,漂裂皮筏星斗文。
漩似阵,浪如军。旧伤今对水云焚。
忽闻战友沙洲唤:回看夕阳都是勋!
上片“凿痕”:峡谷岩壁流水侵蚀痕迹如禹王开山,“缆绳勒肩”:工程兵参与黄河运输的艰苦;
下片“漩似阵”:以军事术语喻黄河激流,“夕阳是勋”:暮色中追忆功勋。
【说明1】本期照片影视资料由李兴民,刘振珠等战友提供,编辑部特表感谢!
【说明2】本次8月2日战友们旅游活动虽未参加(加班编写欢迎仪式和参观旧营房),但7月30日,老七连战友党甲旬的亲家安排我们几位提前到民和的5人(党甲旬夫妇,张富贵夫妇,张文平)已经游览了这两个地方,嘲家遗址博物馆的照片都是我拍照的)感谢老战友党甲旬和他的亲家为我提前安排好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