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分邮票
路边
我对邮票感兴趣是从这枚面值半分开始的,虽然始终没能成为集邮爱好者。但闲来翻看一下,自娱自乐,偶尔也关注一下相关知识,算扫一下邮盲吧。免得某天碰上高人海阔天空时一句也听不懂,那就土得只好让人塞地缝了。
说起这张邮票的年龄来居然比我还大,我就当然不是它第一位主人了。想当初妻子抱着刚满月的女儿去住娘家其实是和我一起去住的,辛劳的泰母总是唠叨泰山身体不好,要多保重,她自己却在半年多前突然撒手而去。其时泰山因为子女都有了落脚而成了孤家寡人,我们的到来使他平添了不少笑容。
妻子在整理她父亲的旧簿本时发现了二三十张邮票,便拿来邀我一起欣赏。这些邮票有用过的,也有没用过的,大部分是文革邮票。如革命现代京剧照、林彪手迹大海航行靠舵手、金训华战洪水和工农兵学毛选等等。特别是一张宽十八长二十毫米的小面积邮票,居然面值只有半分,闻所未闻。那时普通信件邮资八分,其他如需加资则加贴几分,从未听说以分下为计算单位的。
兴趣大起的我当即向爷讨要这些邮票,呵呵,先交代一下,我当面称呼泰山是跟着妻子按他们老家的习惯叫爷的。爷把他的宝贝女儿都给了我,还能吝啬这几张邮票吗?果然他说你有这兴趣也算是文雅爱好了,我正愁放了这么些年,以后没人要终将散失呢。
泰山小时候只念过一年私塾,后来看书看报的文化是在当乡指导以及渡江南下在部队里自学出来的,建国后随部队整体专业在福建山区创办伐竹场,这张半分和另一张四分邮票便是那时与老家通信用剩的,所以上面没有邮戳。
回来后我们就传承了泰山的习惯,当然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收藏,只是亲戚间的通信不再一丢了之,而是把邮票取下来夹进本子囥好,这样十几年居然也增加了近百张。
再后来是由女儿接力,她在大学期间的通信以及同学赞助一些,一下子又增加了一百多张,于是买了本200乘260毫米的集邮册一一放好,她说每每翻出来,总要先怀念一番离开我们七年了的外公呢。
通过学习我们才知道,方寸邮票学问大,邮票反映了政治、军事、历史、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的方方面面,被称为手掌中的博物馆,也被誉为国家的名片,它的知识含量是十分丰富的。
譬如新中国第一张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它告诉我们在当年新闻媒体不发达的情况下,邮票这个特殊载体,便把新中国第一个政治机构向广大城乡百姓广而告之了。
再如这张半分的,它是1955年7月16日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普8版工农兵图案套票,全套9张均由孙传哲创作设计,充分弘扬了解放后工农兵为主人的社会新风尚。
这张半分的是9张中的第一张,四分的是第五张。9张的依次名称及面值为:“矿工”半分、“机械制造工”一分、“空军战士”两分、“医务工作者”三分、“陆军战士”四分、“冶金工人”八分、“科学工作者”十分、“农妇”二十分和“海军战士”五十分。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红塔记忆》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