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家人买了一双散步穿的鞋子,说很“养脚”,意思是穿了双脚觉得非常舒服。看这双鞋子,底平且软,面料似布,鞋帮低矮,还不用鞋带,穿和脱也方便。我们的方言形容鞋子合适叫“养脚”,这个“养”字用得很美妙,而合适的鞋子所“养”的,大约还有“身”乃至“心”。老人穿这样的鞋子天天出去散步,会有享受轻松的成分在。
多年以前的每天早晨,我要打半个多小时的太极拳。打太极拳,讲究一个圆转、松弛,身心都如行云流水,当时选择脚下穿的,是小圆口鞋子。这鞋轻便,自然,尤其那底由无数布片纳成,穿了很接地气。小圆口鞋子,加上宽松的衣裤,加上太极拳的神韵,这样才算进入一种境界。
我是穿着小圆口鞋子长大的,到读高中,才改穿松紧鞋,偶尔也穿白色或蓝色的运动鞋。上所谓的大学时,不知不觉中穿上了皮鞋。松紧鞋是小圆口鞋子的改良版,只是鞋脸部分变得多了些,鞋帮上部还纳有两片弹力带,使得更加“跟脚”。运动鞋的关键是用鞋带,为便于运动而有所捆绑。到穿皮鞋时,就开始认识鞋子之生硬了。那玩意儿后跟高,质地硬,分量重,和布鞋完全不同。大约因为我的脚天生不规则,开始穿一双新皮鞋的几个月里,总是要“掐(“掐”,音同崇明话说“恰恰”的“恰”)脚背”,总是要磨出泡来。皮鞋到穿得有些软熟时,差不多也就旧了。于我们男子看来,穿皮鞋最不能想象的是,时髦女郎穿那种后跟特高、特细、特有耸立感的皮鞋。穿这样的高跟鞋,期望的诸多效果可能全出来了,但是,那双脚,那个身子,甚至那颗心,一定累得很。
我们老了,而且人老先老脚,因此穿鞋子更加讲究“养脚”了。不过,看现在的有些年轻小伙子,不少场合竟然也喜欢穿小圆口鞋子以及松紧鞋之类,在走复古的道路。不知道年轻人的这种选择,是什么因素在作用?
文字提供(王怀耀 卢玉军)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