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文/崔云生(山东)
静美
甜蜜的静美
月到中天的时候
泉城在安睡
静美
迷醉的静美
日在凌晨处候场
泉城在酣睡
美好美
辛劳的人们睡去疲惫
积蓄了精力
为美好的一天做好准备
美好美
善良的人们美梦成对
修养了体力
为盛世的一天备足精锐
崔云生这首《美》,以“静美”为底色,层层铺展,将泉城的夜与晨、劳作与休憩编织成一幅温润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满是对平凡之美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忱,读来如沐晨曦,暖意融融。
开篇紧扣“静美”,分写“月到中天”与“日在凌晨处候场”两个时刻:前者是深夜的“甜蜜的静美”,泉城安睡,带着静谧的温柔;后者是黎明前的“迷醉的静美”,泉城酣睡,藏着苏醒前的朦胧。两个“静美”,一“甜蜜”一“迷醉”,细腻区分了深夜与凌晨的不同韵味,而“安睡”“酣睡”的重复,既强化了“静”的质感,又让泉城如一个安然入梦的生命体,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从景的“静美”转向人的“美好美”,赋予“美”以更鲜活的内涵。“辛劳的人们睡去疲惫,积蓄了精力,为美好的一天做好准备”,写劳作后的休憩,将“美”与生活的踏实相连;“善良的人们美梦成对,修养了体力,为盛世的一天备足精锐”,写梦中的期许,将“美”与对未来的憧憬相系。这两段以“人们”为核心,让“美”从自然的静谧延伸到人间的烟火,既见辛劳后的安宁,又含对“美好”“盛世”的向往,让“美”有了温度与力量。
全诗语言朴素如话家常,却处处见细节的熨帖:“月到中天”“日在凌晨处候场”的时间节点精准而富画面感;“甜蜜”“迷醉”的修饰词,让“静美”可感可触;“睡去疲惫”“美梦成对”的表述,贴近生活本真。从自然之静到人间之勤,从休憩之安到明日之盼,诗人以“美”为线,串起了泉城昼夜交替间最朴素的诗意,让读者在平淡中品出生活的本真之味——原来美,就藏在这安睡的夜、待醒的晨,和每一个为明天蓄力的平凡身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