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分社诗词创作理论研究中心发布:评论员杨玉才楹联评论专辑(2025081009——03)
杨玉才自析咏安溪铁观音茶对联
联曰:
特产安溪,嫩叶凝香香四海;
凤山灌木,观音赐醉醉千人。
此茶树在我国多地均有种植,如广东、台湾…等省份,唯福建省安溪茶最出名,其特级兰花香铁观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茶汤呈现金黄光泽,入口鲜爽回甘。茶文化书上有记载:早在清朝时,有一大臣进贡给朝庭,乾隆细饮后认为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同时其大臣因献茶有功连晋三级。
这副对联围绕安溪铁观音展开,没啥特别枝巧,上下比只用了“香香”对“醉醉”同字重叠修辞手法,虽其连用,但字意不同,读者读之自明。
上联“特产安溪,嫩叶凝香香四海”,点出安溪铁观音这一特产,以“嫩叶凝香”描绘茶叶的形态与香气,再用“香四海”凸显其声名远播。
下联“凤山灌木,观音赐醉醉千人”,既点明茶树的生长环境与属性,又融入“观音”这一与铁观音相关的文化元素,“醉千人”生动展现了品饮铁观音时的沉醉之感,呼应上联的“香四海”,形成对仗,整体突出了安溪铁观音的特色与影响力。
一生一世爱饮香茗的大诗人苏轼亦吟之:
从来佳茗似佳人,
绰约丰姿任品斟。
流韵标香谁第一?
风华绝代铁观音!
予也受东坡绝句情景交融的影响,遂吟之一首五律:
雾孕岩间秀,
雨滋春叶均。
观音因此笑,
苏轼为其吟。
一次喝成瘾,
三回品最醇。
安溪山水好,
致富种茶人!
杨玉才自析一副咏史对联
咏史对联是对联文化中一个主要题材,以历史事件、人物、典故、遗迹等为题材的品类,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聚焦历史②.情景交融③.意蕴深厚④.视角多元…等等。总之,咏史对联以历史为骨、情感为肉、议论为魂,在顶天立地两行字之间浓缩历史风云,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如予曾咏楚霸王的一副联内含如是也:
垓下被围,四面楚歌,时不利兮还怨马;
虞姬为舞,一腔苦水,力拔山矣又吹牛。
今天上午又写了副咏史联:
求学用心,立雪程门勤请教;
当官得意,秋风武帝漫巡游。
上联“求学用心,立雪程门勤请教”,化用“程门立雪”的典故。北宋游酢、杨时为求见程颐,冒雪侍立门外,直至雪深尺余仍恭敬等待。此句以“用心”“勤请教”为核心,凸显了古人求学时的谦逊、执着与敬畏之心,传递出对求知过程中专注与虔诚态度的肯定。但“立雪”对“秋风”属于宽对,立雪(动宾)秋风(偏正)如果改为“吟风”就工整了,又觉得因词害意也!
下联“当官得意,秋风武帝漫巡游”,聚焦汉武帝晚年的状态。汉武帝曾多次率队巡游,既有巩固统治的考量,也夹杂着“得意”的心态——既炫耀皇权,也满足个人对功业的执念。他在《秋风辞》中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即描绘了秋日高远的景致,又暗示了帝王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概。联中“漫巡游”三字略带贬义,暗讽其在权力巅峰时的自我膨胀,与上联的谦逊形成鲜明对比。细细品读本联上比批评时下“文人相轻论”;下比暗喻了时下某些当官人私心作祟,利用公款吃喝玩乐,借口出国旅游不法行为。
本联以小见大,通过两个典型场景,既赞美了求学路上的敬畏之心,也暗讽了权力场中的得意忘形,暗含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可耐人寻味乎?
【作者简介】杨玉才,现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学会会员,大庆市诗词联学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大庆铁人楹联指导教师,肇源县诗词协会顾问。曾在《中华诗词》杂志社主办“华夏杯”全球华人诗词大赛中,荣获优秀奖;世界教科文卫组织奖项,荣获文学金奖。荣获《鲶鱼沟诗词》大赛一等奖,曾赴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在人民大会堂参国宴招待会。
2025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