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纤夫简介
纤夫,浙江作家,诗人,《诗之梦》总编。出版文学专著8部,写诗6000余首,视诗如命,每日一诗歌颂阳光与人间大爱,用怒火焚烧人间罪恶,黑白分明,一心向善,做有良心诗人。
鸟不惊
纤夫/浙江
在上帝的眼中
人与鸟
都是一粒同质的音符
只是演奏的曲目不同
可是
人类总以为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头脑
是世界的主宰
伟大着自己的伟大
对虎豹亦吹胡子瞪眼
在鸟类看来
人类的伟大
不是依靠暴力美学
也不是靠吹胡子瞪眼
真正的伟大
来自相亲相爱
当人类的子弹不再向森林发射
当人类的大网
不再去网长尾鸟乌鸦蓬间雀锦鸡
鸟儿就不会惊心
在我的银湖山庄
鸟不会为人让路
只要你招招手
它会站在你手心上
与你谈谈心
我一直想打造的
正是这样的理想环境
有人说
这比建桃花源更难
我半信半疑
另一处桃花源
淡墨/湖北
《鸟不惊》以纤夫在浙江银湖山庄的亲身经验为起点,却迅速跃升到“上帝之眼”的俯瞰视角,把人与鸟都还原为一粒“同质的音符”。这一比喻既消解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也奠定了全诗“平等—共生”的伦理立场。诗人没有采用激烈的控诉,而是以“曲目不同”轻轻一笔,暗示差异本应成为交响而非冲突,语调温和,却更具颠覆性。
第二节笔锋一转,直刺人类“聪明头脑”的自恋。“伟大着自己的伟大”一句,用近乎口语的重复,把人类的虚妄表演成一场滑稽的独角戏;对虎豹“吹胡子瞪眼”的漫画式描写,更将暴力虚张声势的本质暴露无遗。诗人并不停留于道德谴责,而是让“鸟类看来”成为反转视角——在鸟的评价体系里,真正的伟大并非建立在食物链顶端,而是“相亲相爱”的共情能力。这一评判标准的倒置,完成了对人类价值坐标的彻底解构。
第三节以两个“当……不再”的排比,把抽象的伦理诉求落到具体可感的场景:子弹、大网、长尾鸟、乌鸦、锦鸡……名词的并置像被撕碎的自然清单,让生态创伤变得可触可视。而“鸟儿就不会惊心”的“惊心”二字,既指生理恐惧,也暗示灵魂震颤,一语双关,把人类的暴力升华为对所有生命精神世界的践踏。
最后一节回到银湖山庄的微观现场。鸟“不会为人让路”的主动姿态,与“站在你手心上”的亲昵,构成一幅极具张力的后人类图景:不是人去驯化鸟,而是鸟选择信任人。诗人用“谈谈心”这一日常化的表达,把跨物种交流写成一种日常奇迹,理想主义色彩浓烈,却因前面的层层铺垫而显得可信。结尾“比建桃花源更难”的喟叹,把个人乌托邦与公共生态困境并置,“半信半疑”的留白,则让诗在希望与怀疑之间持续震荡,余味绵长。
整首诗语言朴素,却暗藏多重修辞:比喻、拟人、反讽、排比交织,形成既温柔又锐利的复调。它并不提供廉价的解决方案,而是把“鸟不惊”这一瞬间的宁静,扩展为一种伦理追问:人类是否愿意放下“伟大”的幻觉,去学习另一种更谦逊的演奏方式?在生态危机日益迫近的当下,这首诗像一封慢递的邀请函,邀请我们加入一场尚未完成的合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