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38

小三线军工厂的交通
穆宝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加强战备我国进行三线建设,那个年代由于基础工业等方面都落后,就以交通方面与现在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记得1971年下半年,我所在的“小三线”军工厂——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5805)刚开始建设。厂址处于长清县孝里公社龙泉官庄和平阴县、肥城县交界处的山沟内,工厂三面环山,距北面约三公里之遥有一条济兰公路(济南到兰考),通过孝里公社广里店旁边穿过(后来这儿新建了一条G220公路),为了照顾三线军工厂职工乘车方便,公交部门在广里店村旁露天地设了块“广里店候车点”木牌,开设了长途公交车停车站点。济南长途公交客车每天有数辆从此经过,那些外出办事的干部职工,都需步行走山路到此乘车,同理,那些从外地来厂探亲访友、办事的人也必须到此下车步行才能抵达厂区。那个年代的交通基本都是如此,尽管很不方便,也别无它途径。
建厂初期,山东省国防工办给厂领导配了辆“北京”牌吉普车,但这种车只能供领导乘坐而已,无法运送物资。厂里不断调进职工,光靠借用村里的一辆地排车买面粉和蔬菜远远不够。建工厂讲究的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一切物资都要依靠车辆运送,连辆大汽车都没有,运输滞后可不是三线建设者的工作作风。其实,并非上级领导对三线建设不重视,关键是买汽车也得有套审批程序。更何况万事开头难,诸事都从零做起,这就显得有些忙乱。物资供运员于宪武是从山东化工厂来支援小三线建设的,他办事不仅有原则性还机动灵活,面对这种现实情况,趁到济南出差的机会,回到了老单位,向老厂领导反映红光化工厂急需交通工具的问题。山东化工厂领导有大局观念,立即派司机刘敬民开着新买来的解放牌大汽车支援红光化工厂建设,这种格局胸襟不仅使红光化工厂领导们格外感动,也解决了职工生活中的燃眉之急。
由于那个年代公交客车班次少,公路都是沙土路、坑洼不平,车速慢等系列原因,出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慢”。1974年春,我有位胶东的亲戚来厂,几百公里的路硬是走了一天半,当天他们一家三口乘火车到济南时,没赶上发往路过工厂附近的长途公交车,当晚只能找个小客栈住下。第二天上午乘长途公交客车到广里店车站下车,小孩子跑了一会嫌累,由大人背着往厂里优哉游哉地走,当到我家发现孩子有一只新鞋不知掉在什么地方了,为了找这只儿童鞋,我与孩子的爸爸沿路返回费了很大劲才将其找到。多年后亲友相聚还把这事当作笑料。
工厂里的工人平时基本上不外出,长年生活在在山沟里。每当过年一般集中放半月左右长假。放假时厂领导集中工厂所有的大汽车,有计划地向济南、肥城、聊城方向等职工老家比较集中的地方运送,十几辆大解放牌汽车在厂区一字排开,职工依次排队上车,场面颇为壮观。有几年放假期间天下大雪,气候异常寒冷,但也难抵挡职工们归心似箭回家团聚的欲望。乘车回家的职工裹着厚厚的棉大衣、戴着棉帽子,捂着棉口罩,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站在敞篷大汽车上,等到达目的地下车时,好多双腿都已冻得麻木,只能相互搀扶着下车,这一幕使我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红光化工厂因地处山沟、保密等原因一直无法开通长途公交客车,对全厂三千余位职工家属外出极为不便,尤其刮风下雨、冰天雪地,翻越三公里左右的山路乘车更增加了诸多困难。尽管工厂领导多次向山东省军事工业局反映,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得以解决。
1975年,山东省推动“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深入发展,省委向有关重点单位派遣工作组,山东红光化工厂系省的重点工程,省派出以交通厅孙明光副厅长任组长的驻山东红光化工厂工作组。孙明光组长是位老革命、党的高级干部,他带领工作组在工厂坚持“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作风民主工作细致,深受群众拥护爱戴。当他听到职工向他反映外出乘坐公交难的问题,非常重视,遂向省有关部门反映,经有关领导研究很快批准增设一班从济南长途汽车站——红光化工厂的长途客车。该车途径济兰(济南至兰考)公路,每天下午三点从济南长途汽车站发出,途径平安店、长清县长途车站、归德镇、孝里镇等地,当晚驻在红光化工厂招待所,由招待所按规定提供食宿。第二天早6点从红光化工厂招待所出发,按原路线返回济南长途汽车站。
山东红光化工厂开设了长途公交汽车,这是工厂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件,不仅全厂职工家属、就连周围农村的村民都奔走相庆。
随着不断改革开放,城乡经济不断发展,外地来厂购买“山菊花”牌味精、“奥波”“泺神”牌啤酒业务的客户逐渐增多,通往红光化工厂的公交车乘客经常爆满,已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济南市长途汽车站领导根据市场需求,又增加了一辆发至红光化工厂的长途公交客车。应当承认:济南长途客运公司为稳定三线职工队伍安心山沟工作,安排两辆公交客车为其服务,满足了全厂职工家属及周围农村的出行需求,功不可没!
交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腾飞,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工厂成功地实现了“军转民”二次创业,生产的民品“山菊花”牌味精、“奥波”牌啤酒获得山东省、商业部优质产品、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工厂连续四年被济南市评为文明单位;被济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省级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工厂达到鼎盛时期。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的山东省已是村之间都通了柏油路,县之间联网高速公路,小汽车普及到家庭,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发展是我们这辈人做梦都没敢想到的。
2025、8、10
穆宝忠、原籍山东省青岛平度市。1972年1月在国营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5805)参加工作,历任工人、副科长、厂党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1991年调至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任处长、法律顾问、高级政工师。现已退休。
著有三线纪实文学《红光记事》《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十辑)山东小三线建设专辑》,副主编《毛泽东书信赏析》。
现任《中国企业档案》杂志老专家库专家、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史敢当”宣讲团成员、山东福寿园三线精神文化顾问、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副主任、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校外指导专家、山东崮元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文化顾问、济南市中区“五老”志愿者。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