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听着蟋蟀在带露的草丛中鸣叫,果树枝头挂满果实沉甸甸下垂,田野里浮动着谷物与草木的清香。"蛩"即蟋蟀,秋日常见鸣虫,添秋趣;"垂果"显丰收之态;"馥"指香气,"畴"指田野,此三句从听觉(蛩鸣)、视觉(垂果)、嗅觉(馥浮)铺陈庄园秋景,生机与丰美兼具。
注释:庄园主人(宋万明先生)气度宽和豁达,书房里的墨香与书法气韵充满窗间。"东家"指主人,"雅量"赞其胸襟;"书风盈牖"写主人雅好——书法之气韵从窗内溢出,显其文化修养,也暗合庄园的雅致氛围。
注释:(书房中)有新写的墨迹,既含篆书的古朴意趣,又兼具笔力遒劲之感。"新痕"指新的书法作品痕迹,"篆意"点书法体式的韵味,"遒"赞笔力刚劲,进一步细化"书风",见主人书法功底。
注释:(庄园中)鲜鱼肥美足有十斤重,焖煮的豆子香气醇厚浓郁。写庄园物产丰饶,日常饮食的质朴鲜香,透着田园生活的实在与温馨,也为后文"聚贤"铺垫生活气息。
注释:(我们)这些贤明友人聚集在此,谈论古今往事,乐趣无穷没有停歇。"贤良"指同游的友人,呼应开篇"偕友";"谈今古"写相聚之乐在精神交流,"乐无休"收束全词,点"寄怀"之核心——因秋游、会友、感主人雅量而生的无尽愉悦,也暗含对庄园及主人的赞赏。
全词上阕绘秋景之美,下阕写人情之暖,景与情交融,既赞华明庄园的秋光丰饶,亦颂主人雅量与同游之乐,"寄怀"二字恰在此间——将秋游所见所感、所遇之人之事,化作温润真切的感念。
《行香子·秋游寄怀》赏析
这首《行香子·秋游寄怀》以“秋游华明庄园”为脉络,融实景、人事、情致于一炉,既合词牌格律之谨,又含生活气息之暖,堪称“以小见大,以雅融俗”的佳作。具体可从三方面赏析:
一、章法谨严,境随步移:上阕写景的“三层递进”
词作开篇以“晓驾轻车,偕友同游”破题,“晓”点时辰,“轻车”显行色之畅,“偕友”暗合“作家、画家、书法家同往”的背景,寥寥八字交代缘起,简净如白描。继而“向红湖风过林丘”,以“向”字牵出方位(红湖),“风过林丘”添动态——秋风穿林的飒爽与红湖远景的开阔相叠,初拓秋境。
再往下,“秋阳渐暖,暄气初收”堪称炼句:“秋阳暖”别于盛夏灼热,是初秋特有的温煦;“暄气收”暗合林语堂“暄气初消”的初秋美学,不写“凉”而写“收”,既避俗套,又显季节过渡的微妙,足见观察之细。
末三句“听蛩鸣露,枝垂果,馥浮畴”,更是以“感官通联”收束秋景:“蛩鸣露”是听觉与触觉的交融——秋虫在露水中低吟,清越中带湿意;“枝垂果”是视觉聚焦——果实沉甸甸坠于枝桠,呼应“瓜果飘香”的实景;“馥浮畴”则将嗅觉拓开——香气从田畴间弥漫开来,不写“香”而用“馥”,既合韵又显醇厚。三句分别取声、形、气,由近及远勾勒庄园秋景,如镜头推拉,层次分明。
二、情因事显,人随境活:下阕抒情的“双线交织”
下阕转写人事,却不脱“寄怀”之旨,一条线写主人,一条线写群贤,终归于“乐”。
“东家雅量,书风盈牖”先赞主人宋万明:“雅量”显其胸襟,暗合“企业家兼爱唱和”的身份;“书风盈牖”更妙——不直写“书法好”,而说书房的笔墨气韵从窗间漫出,既切其“书法家”身份,又以“盈牖”的意象显雅韵之浓,留白见趣。紧接着“有新痕篆意兼遒”,笔锋稍转,“新痕”或指篆刻家任胜才的新作,“篆意”映其专长,“遒”则兼写书法的劲健(或许含同行书法家李永春的笔墨),一句暗收同游诸贤的才艺,不露痕迹。
而后“鱼肥十斤,豆焖香稠”,陡然转入农家宴实景:“十一斤胖头鱼”“五花肉炖豆角”的俗常,被“肥”“稠”二字写得鲜活——“肥”显鱼之丰,“稠”状豆焖之浓,烟火气扑面而来,与前文“书风盈牖”的雅形成对照,却不违和:雅事见情致,俗味显真淳,正是文人雅集的本真模样。
末三句“聚此贤良,谈今古,乐无休”收束全篇:“贤良”概指作家、画家等一众同游者,“谈今古”写交流之畅——从诗文到书画,从生计到雅趣,无所不谈;“乐无休”直抒胸臆,将秋游的悦、会友的畅、主人的诚,凝于一“乐”字,朴素却动人,暗应“夏天的遗憾被秋风化解”的治愈感,余味绵长。
三、炼字见巧,韵致自融:格律与意趣的平衡
作为晁补之体《行香子》,词作严守“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的格律,“游、丘、收、畴、牖、遒、稠、休”押词林正韵“十一尤”部,音韵和谐,读来朗朗。更难得的是“炼字藏巧”:
如“枝垂果”改“枝垂实”(或原作“枝垂果”),“垂”字写果实饱满之态,比“结”更显沉甸甸的质感;“馥浮畴”以“浮”写香气流动,比“飘”更显轻盈弥漫;“书风盈牖”的“盈”字,将无形的笔墨气韵写得可触可感,皆见炼字之精。
整体而言,这首词无刻意用典,不炫辞藻,只以“晓行、秋景、雅集、欢宴”为骨,以“畅、暖、香、乐”为魂,既还原了华明庄园的初秋之美,又写出了群贤欢聚的真趣,难怪题赠主人,最是合宜——因它写的不仅是一次秋游,更是人与人、人与秋、人与雅事相遇的温煦。
作者简介
踏雪寻梅,本名李兆春,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江苏徐州人。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世界汉诗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从事过宣传、共青团、文秘等管理工作,现履职于大庆油田,主要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创作词作两千余首,部分作品散见于《诗林》《长白山诗词》《世界汉诗》《北方文学》《海外文摘》《词刊》《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等刊物。部分作品收录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难忘的时光》《梅馨斋诗词》《中华诗词歌赋文学精英大辞典》。2016年11月以来,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趣叟斋词选》(上、中、下)三卷。2017年度入选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名录;2018年进入国家《中国文化人才库》;2019年荣登全球华人最强文学家季军榜;2021年喜获《新潮诗词》“点将台”,选粹词作25首。
目前,已有十余位国内知名学者、作家、评论家为其撰写序文、词评和书评等。普遍认为作者的:
“词风秾丽、词韵清蔚、词境醇厚,既有古韵遗风,又有时代特色;既有身边趣事,又有桑梓情怀。谈人、咏物、赋事,皆体现作者的婉约风格。”
“词作闲愁绮怨、语淡情浓、意境轻和、词风清婉,既颇似韦庄,又宛若柳永。无论咏物、赋事、抒情,还是寓意、借景、造境,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婉约风格。”
“词作清丽婉约、清音雅韵、清新俊逸、清幽旷远,既婉转含蓄、辞情蕴藉,又离思别愁、闺情绮怨,无疑又是国内婉约派的一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