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待遇计发表上,我庄严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心里头竟没有想象中的空落落,反而像卸下了背负已久的行囊。这双手,握过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攥过盖着红章的文件,也曾在商海的浮沉中签下过承载许多人期望的合约。如今,它们终于可以空出来,去握一握清晨带着露水的花枝,或者仅仅捧一杯温热清茶,感受那份久违的、无所挂碍的轻巧。
回望这大半生,仿佛登山。1981年那个夏天,挤过高考的独木桥,踏入上海的学府,眼前仿佛铺开一条直通青云的坦途。三十岁在机关里被委以副处之任,是少年意气,也曾指点江山,以为手中的笔能勾画万物,然而入职十三年后,心中那点不安分的火苗终究燃起,一把推开安稳的“旋转门”,投身商海。在民企、国企间辗转,做过几件自己骄傲的大事,也遭遇过让人辗转反侧的挫折。得失沉浮之间,案头资料堆如山,酒桌上觥筹交错,不知不觉间,心却像塞满了杂物的房间,渐渐透不过气来。
曾经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攀登,在于抓住更多、站得更高。我们总被教导去争,去赢,去占有。于是,我们为名分所累,为利禄奔忙,为那些浮光掠影的东西耗尽了心神。直到此刻,那些曾视若珍宝的职位、头衔、成就,仿佛都成了橱窗里蒙尘的旧物,不再能触动内心最深处的弦。这才恍然:原来生命最珍贵的,并非外在堆砌的高度,而是内心那一片能照见天光的澄澈之地。
“素心”,是拂去尘埃之后的明净。它并非一片荒芜的空白,而是抖落了一身浮华之后,终于能看清生命本真的模样。就像我在阳台上打理的那几盆寻常花草:不争奇斗艳,只是顺应着时节,该发芽时发芽,该开花时开花,自有一份从容笃定。这份素净,是经历了喧嚣繁华后的选择,是懂得后的心有所属。它允许阳光直直地照进来,让风吹过时了无挂碍,生命就在这简单、清晰、不拥挤的空间里,重新舒展了枝叶。
原来活着,不必如负重登山般气喘吁吁。它更像是园丁在清晨浇灌自己的一方小圃:俯下身来,专注眼前一株一苗的成长。几本翻旧的书,几幅耐看的字画,几个能说体己话的老友,一方洒满日光的阳台,便是余生最好的安顿。这些简单的事物,如同清澈的泉水,滋养着灵魂深处那份最本真的渴望——安宁、自在与联结。
人生至此,才真正懂得“活”的滋味。它不在于高处的喧嚣,而在于低处扎根的宁静;不在于聚光灯下的辉煌,而在于日常琐碎里触摸到的温度与光亮。怀一颗素心,便是回到生命最原初的从容:不贪多,不求满,只愿在内心腾挪出足够的空间,让光进来,让风通过,让灵魂得以自由地呼吸与生长。
未来的日子,我愿如这阳台上的草木,安静地扎根于光阴的土壤,该生长时生长,该休憩时休憩,不争不抢,只活出生命本身那份朴素而饱满的质地。素心而行,大道至简,这大概就是千帆过尽后,生命馈赠的最深智慧和最真的自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一颗素心种下的,唯有坦荡与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