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珠谜案
杭州城,春。
细雨如丝,青石板上泛着潮湿的光。城东的“醉仙楼”里,说书人正讲到济公大破崔判官的故事,台下听客叫好连连。
角落里,一个头戴斗笠的灰衣人冷笑一声,指尖轻轻敲击桌面。他手腕上戴着一串暗红色的念珠,其中一颗,竟与捉妖师夫妇从灰烬中拾得的那枚佛珠一模一样。
“济癫……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凄厉的猫叫。众人回头,只见一只黑猫跃上窗棂,碧绿的眼瞳直勾勾盯着灰衣人。
它的脖子上,挂着一块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
“阴司重启,判官归来。”
---
第二章 饿鬼道异动
深夜,荒废的义庄。
阿鸾手持桃木剑,警惕地盯着地上那具无头尸。尸体脖颈断口处,竟无一丝血迹,反而爬满了细密的黑色符文。
“师父,这不是寻常尸变……”她低声道,“像是……饿鬼道的印记。”
男子——如今的捉妖师李无尘,蹲下身,指尖轻触符文。突然,尸体猛地坐起,无头的腔子里发出一声尖啸!
阿鸾一剑斩下,尸体却化作黑烟消散,只留下一颗暗红色的珠子,滚落在地。
李无尘拾起珠子,脸色骤变:“这是……判官笔的朱砂珠!”
---
第三章 疯和尚再现
清晨,西湖畔。
一个醉醺醺的和尚躺在柳树下,破蒲扇盖着脸,鼾声如雷。路过的孩童嬉笑着去扯他的草鞋,却听和尚梦呓般嘟囔:
“阴司的判官……不止一个啊……”
突然,蒲扇“啪”地飞起,精准地拍在一只路过野狗的头上。野狗哀嚎一声,竟口吐人言:
“济癫!你休要多管闲事!”
济公懒洋洋地坐起身,掏了掏耳朵:“哎呀,连畜生都学会说人话了,这世道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他眯眼望向远处——那里,灰衣人的身影正消失在晨雾中,手腕上的念珠泛着血光。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