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嗔毒暗流
杭州城的清晨本该是宁静的。
济公站在断桥残雪处,破扇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桥下几个早起洗衣的妇人正在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昨晚清河坊又疯了一个!"
"是卖炊饼的王婆子吧?好端端的突然拿菜刀追着邻居砍..."
"这都第几个了?该不会是闹瘟吧?"
济公的耳朵动了动,晃着酒葫芦踱过去:"几位女菩萨,刚才说的王婆子,平日可有什么嗜好?"
妇人们见是个邋遢和尚,本不想搭理,却莫名觉得这和尚眼神清亮得慑人。一个胆大的回道:"能有什么嗜好?就是爱去赵家药铺买'安神丸',说吃了睡得好。"
"安神丸?"济公的扇子停在半空。
"是啊,赵员外家特制的药丸,便宜又好用,城里老人都在吃。"
济公谢过妇人,晃晃悠悠往清河坊去。路过赵家药铺时,门口已排起长队。柜台后的小伙计正吆喝:"今日安神丸限量供应!先到先得!"
一个拄拐老者颤巍巍递上铜钱:"小哥行行好,老朽夜里睡不着..."
济公的破扇子突然压在老者的手上:"老人家,这药吃不得。"
小伙计顿时变了脸色:"哪来的疯和尚!别耽误我们做生意!"
济公也不恼,凑近药柜深深一嗅,眼中精光一闪:"檀香、朱砂、远志...还有一味..."他突然打了个喷嚏,正喷在那排药丸上。
"哎呀!脏了脏了!"小伙计急忙去擦。济公趁机捏起一粒药丸揣进袖中,嘴里嚷着"赔罪赔罪",晃出了药铺。
转过两条街,济公闪进一条暗巷。昨日救下的书生张煜已等在墙角,见了他连忙作揖:"大师。"
"查得如何?"济公掏出药丸递给他。
张煜接过一闻,脸色顿变:"是它!赵家账本上记的'西域奇药',每月十五都有一批秘密入库!"他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这是我抄录的异常账目,三年来共有八百两银子去向不明,都标着'火供'二字。"
济公翻着账本,突然停在某页:"去年腊月的这笔,为何单独记在红纸上?"
"那日我亲眼看见..."张煜突然压低声音,"赵员外深夜在库房地下室接待几个胡人,他们走后,地下室多了口青铜鼎,账上就记了这笔。"
正说着,巷口传来脚步声。张煜慌忙拉济公躲到杂物堆后。两个赵府家丁匆匆走过,嘴里念叨着"小姐又发病了""老爷让多取些冰"之类的话。
待脚步声远去,张煜的拳头已攥得发白:"赵德安这伪君子!表面乐善好施,背地里不知搞什么勾当!"他眼中恨意滔天,"若不是他发现我查账,我也不会被诬陷下狱,父母更不会..."
济公的扇子突然点在他眉心。张煜浑身一震,仿佛有盆冰水浇下,满腔怒火竟熄了大半。
"恨火攻心,毒入五脏啊。"济公摇头叹气,"走,带你去见个人。"
二人七拐八绕,来到西湖边一间茅屋。推门进去,满屋药香扑面而来。一个白发老者正在碾药,头也不抬:"疯和尚,又带什么麻烦来了?"
"老薛,看看这个。"济公抛出那粒安神丸。
薛岐接住一嗅,脸色骤变。他急忙取银刀刮下少许药粉,撒入一碗清水中。水面立刻浮现五彩油光,渐渐聚成狰狞鬼面形状。
"嗔心散!"薛岐失声道,"西域火罗教的秘药,能诱发人心最深处的怨恨!此毒无色无味,但遇怨气深重者会显出五彩光...你从哪得来的?"
济公与张煜对视一眼,将城内怪事简要说了一遍。薛岐越听脸色越难看:"大事不好!此毒最险恶处在于,中毒者发作时会通过撕咬抓挠传染他人。若任其蔓延..."
话音未落,茅屋外突然传来女子惊呼。济公闪身出门,只见赵明月被个黑衣男子追赶,慌不择路跌进芦苇荡。那男子正要追去,济公的破扇子凌空一划——
"哗啦!"岸边一块松动的大石突然滚落,正砸在黑衣人脚前。趁对方踉跄之际,济公已拎着赵明月退回茅屋。
"明月小姐?"张煜惊得倒退半步。
赵明月衣衫被芦苇划破,发髻散乱,却掩不住眼中的机警。她看到张煜先是一愣,随即向济公跪下:"大师救我!自从那日寺中相遇,我暗中查访,发现父亲他...他可能不是我真正的父亲!"
屋内三人俱是一惊。赵明月继续道:"半年前父亲去西域进货,归来后性情大变。从前他最恶羊肉,现在却每日必食;从前他右手执笔,现在却用左手..."她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最重要的是,真父亲这块贴身玉佩上的刻字,现在这个'父亲'竟认不出!"
济公接过玉佩,只见背面刻着"明月皎皎"四字,正是赵明月名字出处。
薛岐突然问:"小姐可曾留意,令尊身上可有火焰形印记?"
赵明月一怔:"有!上月他沐浴时我偷看到,后颈有个红色火焰纹!"
"火罗教!"薛岐与济公异口同声。
正说着,张煜突然闷哼一声跪倒在地,面色铁青。济公一把扯开他衣襟——众人倒吸凉气!只见张煜心口处隐隐有黑气盘旋,已结成蛛网状。
"怨气成茧!"薛岐惊呼,"再这样下去,毒茧攻心,神仙难救!"
济公叹道:"张施主,你且看看自己。"说罢扇子一挥。
张煜眼前一花,竟看到自己体内景象:心脏被黑色丝线层层缠绕,那些丝线另一端竟连着无数记忆片段——狱中受刑、父母病逝、家产被夺...每段记忆都在源源不断产生新的黑丝。
"这...这是什么?"张煜骇然。
"你积年累月的怨恨所化。"济公的扇尖轻点他心口,"恨别人,先伤的是自己。"
屋外突然传来号角声。赵明月脸色煞白:"是知府衙门的集结号!每逢城内出现疯病,官兵就会抓走患者..."
济公推开窗缝一看,街上一队官兵正挨家挨户搜查。为首捕快举着张告示,隐约可见"腊八""戒严"等字眼。
"不对。"济公眉头紧锁,"腊八尚早,官府为何提前戒备?除非..."他猛地转向赵明月,"小姐可知令尊近日与官府有何往来?"
赵明月咬唇道:"三日前知府深夜到访,我偷听到他们说...要在腊八粥里加什么'料',让全城百姓都..."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轰隆巨响。西边天空腾起一股黑烟——正是灵隐寺方向!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