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近日,横岗街道《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技能种子培训在怡锦社区共治空间站正式启幕,这场由街道妇联精心打造的赋能课堂,不仅为辖区家长送来科学育儿"金钥匙",更以基层实践回应着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时代考题"——如何让“小家”教育与“大国”发展同频共振,让良好家风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石。
法智相融:为家庭教育立“规矩”赋“新能”
培训现场,爱德教育创始人、家庭教育指导师王娅萌的授课直击核心。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纲,将“依法带娃”的法治观念和要求与AI时代的教育新挑战相结合,系统阐释了家庭教育从“经验驱动”向“科学驱动”的转型逻辑。尤为关键的是,王老师深入解读了《亲职教育》的核心内涵:“亲职教育不是让家长‘管教’孩子,而是让父母先成为‘合格的教育者’——既要懂法律边界,也要会情感联结,更要学成长型思维。”
德法兼修:让“好家风”涵养“好家教”
培训中,“树立好家风 涵养好家教”的主题分享引发强烈共鸣。王老师结合传统家训与现代家庭案例,阐释“家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父母日常的言行举止,是家庭里的情绪氛围,更是代际相传的价值观”。她以“餐桌礼仪里的尊重教育”“家务分工中的责任培养”等细节为例,说明“好家教”就藏在生活点滴中,而“好家风”则是这些点滴积累成的家庭文化。
这一理念在“种子妈妈”分享环节得到生动印证。当一位妈妈哽咽着讲述:“以前家里总因琐事争吵,学了‘好家风’建设方法后,我试着每天和孩子说‘谢谢’‘辛苦了’,现在女儿会主动帮奶奶捶背,丈夫也会分担家务——原来改变家风,从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开始。”当另一位种子妈妈笑着回忆:“用三明治批评法打开青春期儿子心扉后,他居然主动和我讨论‘家里的家风该怎么立’,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些真实的家庭改变,让在场种子妈妈们看到:好家风不是遥不可及的道德标杆,而是能化解矛盾、凝聚亲情的“家庭粘合剂”。
据横岗街道妇联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是街道“幸福家庭成长计划”的重要组成,后续将通过系列课程、社区实践、家庭互助等形式,持续构建“妇联引领、专家支撑、家庭参与、社会协同”的家庭教育生态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让《亲职教育》的智慧、“好家风”的文化与依法带娃的意识深度融合,让科学育儿的“种子”在横岗街道9个社区扎根,长成“家家受益、代代相传”的繁茂大树。
摄影:刘爱平
编辑:刘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