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行 丰 碑 血染的风采
走进陈庄歼灭战陈列馆
作者 苏 新 平
回想起 ,那是在2021年3月26日,我们采访了扎根山区教育,将一生奉献给家乡教育,灵寿北庄乡小学校长付青山。
付青山校长,李春英付校长,特岗教师徐梅,同我们一起前往不远的地方参观:“陈庄战役陈列馆”。
春光明媚,阳光和煦。
阳春三月,风花飘香。
远眺:
放眼望去,
蓝天似海,远山如黛。
陈庄歼灭战纪念碑,
陈庄歼灭战陈列馆 ,
在山坡上高高矗立 ,
在蓝天白云里,
在东方升起的红日里,
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这里是山水灵寿陈庄,
这里的天空,蓝的出奇,
在红色朝阳的映射下,
它向着无边无垠伸向远方,
它象是湛蓝湛蓝的水晶,
煜煜生辉,耀人眼目。
周围山坡上的松柏翠绿 ,
巍峨的山岗拔地挺立,
参差雄姿巍峨的太行山,
向刀似剑斩碎飞来的乌云,
显示着太行山威武的气概 。
陈庄歼灭战陈列馆,
在青松翠柏的衬托下,
令人仰止,肃然起敬!
陈庄歼灭战陈列馆
在四周的山坡上,
淡绿色的花草植物
露出了一片片嫩嫩的春意,
湛蓝色的弯弯的横山湖,
静静的从山谷里流淌着,
灌溉着用鲜血換来的土地。
用手抓一把,
泥土地浸出的红色热土 ;
用手摸一摸,
绿色的植物露出红色的嫩芽;
用眼望一望 ,
蜂蝶起舞弄清影,
浓郁花香惹人醉。
东风掠过,春风化雨,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走进陈庄歼灭战陈列馆,
映入我们眼帘的是
威武高大的英雄雕塑。
英雄气概,威武雄壮。
气势恢宏,气冲霄汉。
这里的毎一张图片,
这里的毎一件物品,
都在诉说着
当年陈庄歼灭战的悲歌。
在这巍巍的太行山脚下,
展开了一场场血与火的战斗,
演绎了一场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这里有英雄的悲歌;
这里有英雄的热血;
这里有英雄的气概;
这里有英雄的战歌;
这里有英雄的战旗。
这里有着血与火的洗礼,
这里有着血染的风采!
1939年,
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在中华大地上 ,乌云密布,
战火纷飞,狼烟四起。
日军驻石门独立
第八混成旅团
所属的第31大队为主力,
纠集灵寿、正定、行唐、
无极等县的伪警备队
共1500余人,
在旅团长水原义重的率领下,
从灵寿出动,
发动对抗日根据地“大讨伐”。
意图采取所谓“牛刀子战术” ,
奔袭晋察冀边区南部重镇,
寻歼八路军120师主力 ,
和晋察冀军区武装,
摧毁根据地后方设施。
9月25日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
向灵寿陈庄奔袭而来,
敌人的飞机在空中盘旋轰炸,
敌人的大炮在轰轰炸响,
炮火狼烟阻断了战士们的眼睛,
巨大的铁片从空中飞来跌下,
炮弹从四面八方崩裂开来,
横山湖被炸出了一团团火花,
火花有浅红色逐渐变成了深红色,
一会儿湖面上红成了一片。
敌人的狂轰滥炸,
使山坡、山岗和田野
在揺晃、在抖动、在下沉,
东面是爆炸声;
南面是炮弹横飞;
西面是喊杀声;
北面是一片火海。
在太行山脚下,
峰火狼烟,水天一色,
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
陈庄位于灵寿县城西北
约50公里,
处在太行山腹地。
抗日战争时期,
陈庄是晋察冀边区政府,
“抗大二分校”和八路军
120师后方机关驻地。
扫荡的日军企图摧毁消灭
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后方基地。
贺龙、聂荣臻
指挥120师主力
和晋察冀军区部队,
从东南灵寿县城北门起,
西北到陈庄止,
东至行唐上碑、口头镇,
西达平山湾子里,
方圆五、六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多处开战。
九月的盛夏,
天热的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 ,
地上象是着了火,
一些似云非云,
似雾非雾的灰气,
笼罩在空中,
使人觉得沉闷、憋气。
抗日战争也进行到艰难的日子,
压迫人的暑热,
无情的静寂,
横立在太行山上,
充满了战争的烟雾,
滹沱河畔树林里四处起火,
干热的风忽然狂暴的吹了过来,
疯狂地发着呼啸声,
剥去了树枝的干叶,
剥去了隔年的松针,
扬起了路边的尘沙,
风越刮越大,
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120师师长贺龙、
政治委员关向英、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
他们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
长凳子放着一盏没有玻璃罩的
破旧煤油灯,
油灯冒出的油烟黑悠悠的
急促的摆动着,
向着屋顶直冒,
满屋都是烟味。
屋地上铺着一张旧地图,
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符号,
有红色的、蓝色的线条和曲线,
指挥员们围着皮带,
穿着衬衣,光着脚,
小心谨慎地在地图上爬着,
有的在坐着吸烟,
有的在目不转睛的看着地图,
大家商议着 ,在排兵布阵。
指挥员们,
在获取敌人进犯的企图后,
决定用少数兵力节节抗击,
诱敌深入,
寻机歼敌运动之中。
逐令第359旅719团在慈峪以北
地区正面抗击 ,吸引敌人;
以第358旅716团、
独立第一旅第二团、
独立第一支队和抗大二分校等部,
隐蔽集结于陈庄东南口头、
秦家台羊、牛下口地区,
将进犯的日伪军歼灭在
东西岔口一带。
9月25日日军由灵寿进占慈峪,
26日继续北犯,
27日佛晓前,
日军秘密沿鲁柏山南鹿小径,
经湾子里、长峪等地 袭占陈庄。
28日遭八路军阻击,
钻进八路军设下的布袋阵里,
陷入八路军四面包围之中。
这里是大战前的沉寂,
好像是即将怒吼的霹雳,
暂时裹在薄薄的云层里,
这些尖刀队、手榴弹队、
大刀队、肉搏队、长枪队
按照攻击的方向和路线跃跃欲试,
整装待发,
他们坐在山坡上检查着弹药,
有的从刀鞘里抽出了刺刀,
用细布轻轻的擦拭着,
有的站起来抖抖身子上的装备,
看看有没有响声,
有的坐在坡地上默默背诵着口令,
有的用手端着枪想着战斗时,
如何完成阻击敌人时的任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看啊:
指挥员下达了战斗的号令听吧:
冲锋的号角已吹响
八路军在太行山上,
大展伸手显神威:
这里有陈庄的坡地袭扰战;
这里有横山岭的包围战;
这里有东柏山的狙击战;
这里有鲁柏山的歼灭战。
日军陷入了四面楚歌,
打的日军,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四处逃命。
9月30日陈庄歼灭战历时6天5夜,
胜利大捷凯歌旋。
歼敌1380余人,
缴获山炮、轻重机枪、步枪等
大批军用物资。
此战,挫败和分碎了
日军大扫荡的企图。
提高了边区军民的胜利信心。
军民们欢呼雀跃 ,
兴高彩烈,唱起了,
我们的歌:
在腥血中,河山破碎,
不除日寇怎生存,
不除日寇怎生存?
我们是民族的长城,
要耸立像太行山的雄峰。
我们在战斗中,深入群众,
发扬我们八路军的光荣传统,
驱逐日寇,建设新社会,
要永远做先锋!
这歌声铿锵有力,
这歌声雄壮嘹亮,
震荡在大山深谷,
震撼在太行山上,
陈庄歼灭战血战陈庄,
这血染的战旗,
这血染的风采,
边区军民胜利的旗帜,
插在了巍巍太行山的屋脊上,
这火红火红的列列战旗,
高高飘扬在太行山上!
今日深知:
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触景生情:横山湖 弯弯的月亮。
国画:小品1—4
作者:苏新平
作者简介

苏新平毕业于河北大学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书画诗词研究院院士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天香书画院院长《教育与研究》主编等。
主编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