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洛浦公园
——牧云凝雪
信步洛水边,风拂柳丝绵。千载洛神何处?波映旧容颜。曾照建安才子,又伴隋唐画舫,帆影入云间。桥畔莺声里,故事越千年。
天光阔,鸥鹭起,水如蓝。亭台错落,花径蜿蜒接晴川。最是黄昏时候,霞染长堤铺锦,人在画中闲。且醉这方景,岁月自安恬。
绿意(又名疏影)·自嘲
——牧云凝雪
飘零花命,醉摇绿叶凄冷,枝头红竞。
岁月匆匆,夏去秋来,暗忖世途争鸣。
风风雨雨寻前路,到如今、依旧泡影。
总自许、雄略英才,大梦至今难醒。
闲赋无聊意兴。
纤手自串缀,谁与相赠。
吟遍青山,笑揖星空,勉学虚怀千顷。
星酣月淬秦台镜,点笔砚、栽花清咏。
待留与、后世之人,细把此词吟省。

《绿意(又名疏影)·自嘲》是一首以咏物抒怀为特色的词作,通过自然意象与人生境遇的融合,展现了词人对自我命运的反思与超脱。以下从三个维度解析其艺术特色:
一、意象构建的层次性
自然意象的象征性
词中“飘零花命”“醉摇绿叶”以植物凋零喻示人生际遇的脆弱性,而“枝头红竞”则暗喻世俗纷争的虚幻性。这种手法延续了宋词中“以物观我”的传统,如张炎《绿意/疏影》以荷叶喻高洁,此处则反用其意,强化自嘲意味。
时空意象的张力
“夏去秋来”“星酣月淬”通过季节更迭与昼夜交替,构建出时间流逝的苍茫感,与“大梦难醒”的执念形成对照,凸显人生如梦的哲思。
二、情感表达的递进性
自嘲中的矛盾心理
上阕“自许雄略英才”的豪情与“依旧泡影”的落寞形成强烈反差,下阕“勉学虚怀千顷”的豁达又隐含不甘,这种矛盾性使词意更具深度。
超脱与留白的艺术
末句“细把此词吟省”以旁观者视角收束,既是对自身命运的释然,亦暗含对后世评说的期待,与袁克文《疏影·为眉云画梅花便面》中“梦留尘断”的含蓄笔法异曲同工。
三、语言风格的独特性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纤手自串缀”等口语化表达与“秦台镜”“栽花清咏”的雅语交织,既保留词体格律,又注入生活气息,类似现代词人陈同学作品中“把酒浇愁”的直白抒情。
该词通过意象的隐喻性与情感的多重性,实现了对传统咏物词的突破,既承袭宋词风骨,又融入现代意识,堪称古典形式与当代精神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