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泅
文/陈野涧(陕西)
掬一捧弱水,入尘
指缝漏下三粒沙
借半缕禅意,入寐
寐中偈语弱水渡魂
一程弱水一程劫
芦苇翻动贝叶经
半世浮沉共烛灭
禅心入寐时,青丝已成雪
彼岸之岸的雾
雾中浮出旧木鱼
烟散了,莲开了
弱水,洗净了因果
弱水,映照着娑婆的倒影
倒影里沉着未燃的灯
落羽,抚平了轮回的皱纹
一叶舟,摆渡迷途的众生
饮尽沧桑,泅弱水
衣角缠着丁香结
梦中的彼岸,很近
一夜惊醒,仍在尘寰
泅水,悟水,梦水,醒水
弱水幽幽,风铃渺渺
一念,静了的波即是皈依
无念,蒲团沉入弱水底
浮起半页弱水残经
水调歌头·牧云
文/陈野涧(陕西)
欲执流云辔,直上九霄重。
漫将星斗为笛,吹彻碧玲珑。
忽见群羊走失,原是絮飞三界,
万顷牧长风。
霞帔裁新袄,虹索系青骢。
天似磨,云如墨,写空濛。
谁持落日钤印,钤在最高峰?
我拾银潢碎浪,砌作琼楼十二,
醉倒广寒宫。
醒问姮娥子:何不嫁飘蓬?
却道是:蓬身元是云家种!
惯看人间事,聚散总匆匆。
白衣苍狗千载,不过转头空。
莫若携将素女,烹了朝云暮雨,
饱餍四时虹。
倦把蟾光枕,睡足日曈昽。
忽闻得,鞭哨响,裂苍穹。
牧童笑指归路:山月正朦胧。
收拾诗囊剑匣,剩有星温柔斛,
洒向旧林丛。
待我骑鲸去,足痕化归鸿。
秋山红叶
文/陈野涧(陕西)
谁把秋山燃作火
万点相思
灼破重云锁
拾取丹枫书旧诺
风前片片翻成朵
记得绿荫携手坐
笑语惊飞
叶底双青琐
一别经年音信堕
斜阳立尽红深涴
争知我 :新来总被秋凉挫
欲寄离愁无雁过
自剪霞绡
叠作胭脂舸
夜雨忽将心事涴
泪痕更比霜痕多
重把金风研墨磨
写尽缠绵
总被西风破
纵使飘零身已惰
不教魂梦随萍簸
待到满山红遍那
收拾残英
铺就重逢路
若问此情何所佐
枫林深处双影卧
人间好个秋
文/陈野涧(陕西)
正金商律应
乍收夏
展清秋
看刈稻弯腰
担云满篓
穑事都休
风柔
暗香度处
有蟾宫桂子落西楼
收拾菱花镜匣
来照玉宇琼洲
凝眸
烟火巷深
童逐影
月如舟
叹造物多情
安排星火
点缀田畴
悠悠
者般境界
问何年修得到心头
莫负枫燃渌水
且珍露白霞柔
记秋声在耳
物其揪敛也
待红绡剪就
铺作晚来幽
更研墨分光
写尽阴晴圆缺
都付吟讴
回眸
几番凉热
纵飘零未肯说离愁
收拾山河画卷
重教日月沉浮
蝶恋花·农事吟
文/陈野涧(陕西)
汗浸春泥秋穗重,
夏耨冬藏,
总把光阴送。
鸡犬穿篱晨雾动,
花猫蜷卧春碓缝。
稼穑从来天意弄,
看尽风云,
旱涝绣成天地缝。
茧手翻开丰稔梦,
一肩挑破星河梦。

云,在远方放牧
文/陈野涧(陕西)
等到天边流云,将自由铺展
风儿若有方向,愿你随风徜徉
我凝望,随云卷云舒的变幻畅想
那是远方的召唤,天地给予执念的信仰
把向往的羽翼轻轻弥漫,又舒展
驮着时光,血气方刚
云,在蓝天上自由流浪
似你漂泊的身影在心头荡漾
每一朵云絮都在风中起舞
像是在演绎着生命的奔放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奢侈
像此刻云隙漏下的光环,照亮在你我之间
在每天重复的时光里,不断遇见美好
快艾特喜欢的人一起看火烧云
我循着云影的游移仰望
目光,穿越了时空的苍茫
霞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银两
像你温柔的笑意,纯净又安详
天空似卷焚,舞动火烧云
感慨红霞美,粼波染日曛
日出东方催人醒,不及晚霞懂我心
等到天边流云,将心事铺展
那洁白,在碧空静静地绽
每一片云朵都是走失的羊群
在牧云人的长鞭外流浪
与风私奔,不回头,不记忧伤
即便此去归陌路,夕阳依旧印黄昏
让这苍穹,成为梦的牧场
我在云海的倒影里沉醉徜徉
守候着,心灵归航的港湾

《蝶恋花·农事吟》评述
这首《蝶恋花·农事吟》是当代陕西词人陈野涧创作的田园题材词作,以农家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四季农事与乡村意象的融合,展现了农耕文化的厚重感与农人的坚韧精神。以下从多个维度评析此词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一、意象构建与时空交织
农事时序的浓缩
上阕"汗浸春泥秋穗重,夏耨冬藏"以四字短语精准概括农耕循环,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传统农事周期压缩于两句之中,形成时间上的闭环结构。"光阴送"三字赋予时间以实体感,暗合《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的农学思想。
田园生活的动态呈现
"鸡犬穿篱晨雾动"与"花猫蜷卧春碓缝"形成动静对照,前者过"穿""动"表现乡村清晨的生机,后者以"蜷卧"的慵懒姿态反衬农具"春碓"的历史沉淀,这种意象组合与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中"画舫夷犹湾百转"的动静相生手法异曲同工。
二、精神内核的哲理性升华
天人关系的辩证思考
下阕"稼穑从来天意弄"直指农业文明的核心矛盾——人类劳作与自然规律的博弈。"旱涝绣成天地缝"将自然灾害具象为天地间的"绣痕",既体现农人对自然的敬畏,又暗含改造自然的坚韧4。这种思考与清代刘琬怀《蝶恋花·种树》中"龙鳞岂独苍松作"的人才培养隐喻形成跨时空呼应。
劳动美学的诗意表达
"茧手翻开丰稔梦"将劳动者手掌的茧纹转化为打开丰收之门的钥匙,"一肩挑破星河梦"则以夸张手法表现农人挑担的辛劳与浪漫想象,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延续了赵长卿《蝶恋花·初夏》中"细把新词才和了"的隐逸情怀。
三、艺术手法的创新性
方言词汇的文学化运用
"春碓"(陕北地区春季使用的石臼)等方言词汇的引入,既增强地域特色,又与"星河"等宏大意象形成张力,类似陈维崧《蝶恋花·五月词》中"豕腹龙头堆满砌"对市井语言的雅化处理。
视觉通感的创造性实践
"绣成天地缝"将视觉上的旱涝痕迹转化为刺绣工艺的触觉意象,这种通感运用比章钰《蝶恋花·秋蝶》中"金风玉露来偏早"的触觉描写更为立体。
四、思想价值的当代启示
该词通过传统词牌形式,实现了三重现代性转化:
将个体农事体验升华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以"星河梦"的意象突破传统田园诗的局限,展现乡村振兴中的科技想象。
"茧手"与"丰稔"的关联,呼应了当代"劳动创造幸福"的主流价值观。
总体而言,这首词在继承《蝶恋花》词牌"婉约中见豪放"传统的同时,通过农事意象的现代重构,完成了对农耕文明的诗意致敬,其艺术成就可与范成大、赵长卿等宋人田园词作形成跨越千年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