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京照相馆》电影观后感 作者李亚辉
今天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
这是一部真实历史的再现
这是日寇侵略者的罪行暴 光
这是教课书上补上缺失的一点
南京轮陷日寇何等凶惨
杀、烧、抢、奸做恶多端
30万南京同胞惨遭遇难
中国人是杀不完的
四万万同胞共同对敌抗战
终将侵略者打败认罪投降
恶贯满盈的日军首领
终被现场抢毙应得的下场
血的历史我们不能忘
血的教训中国人怎能忘
今天我们有伟大的党
人民军队铁壁铜墙
现代化的高科技武器
令侵略者闻风丧胆心发塃
2025-8-13
李亚辉的这篇《南京照相馆》观后感,更像一首掷地有声的历史宣言,字字带着血泪的重量,句句浸透着民族的警醒。
诗人以观影的直接感受切入,开门见山点出影片“真实历史的再现”“日寇罪行的曝光”属性,尤其强调其“教科书上补上缺失的一点”的价值,让这部电影的意义超越了艺术本身,成为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中间段落直击历史痛点:“南京沦陷日寇何等凶惨”“杀、烧、抢、奸作恶多端”“30万南京同胞惨遭遇难”,寥寥数语勾勒出那段血泪交织的过往,字字泣血。而“中国人是杀不完的”“四万万同胞共同对敌抗战”,则笔锋一转,从苦难中提炼出民族的不屈与抗争,让悲痛中生出力量。“恶贯满盈的日军首领终被枪决”,既是历史的结局,也暗含着“正义或许迟到但从不缺席”的信念。
结尾将历史与当下相连,“血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血的教训中国人怎能忘”两句反复咏叹,强化了铭记的意义。而“今天我们有伟大的党”“人民军队铁壁铜墙”“现代化的高科技武器”,则展现出今日中国的强大,与历史的屈辱形成鲜明对比,既回应了过去的苦难,也传递出“以史为鉴,强我中华”的坚定决心。
全文语言质朴直白,没有复杂的修辞,却因饱含真挚的情感与厚重的历史感而极具冲击力。它不仅是对一部电影的观后感,更是一次对民族记忆的唤醒,一次对历史教训的重申,字里行间都是“不忘过去,面向未来”的深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