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二章 颓废与绝望 (6)
李洪君
李衡怕再碰到那条狗,离开了克拉县城,坐火车到了安北。在安北县城的居民区转了几天。听说,由安北向西北100里路左右,有一五大连池,甚为可观。说五大连池是由五个波波相映、池池相连的湖泊组成,人称五大连池。环绕着五大连池,几十座火山拔地而起,层峦毗邻,雄伟壮观。值得一游。
五大连池,离此不远,李衡多想去看一看啊!去游、去观、去赏啊!可是,要去游、去观、去赏,须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要有雅趣逸志;第二,要有钱或有权;第三,要有闲。第一条,李衡没有,颓废的要死。没有第一条,去有何意。李衡放弃了。
李衡又乘火车去了伦海。在伦海县城的居民区转了两天,就沿着铁路的屯子向着棱绥的方向走去。大多时候,在村民家修收音机只要天稍晚,村民家主人就不让走了,留吃留宿,说:“你如果晚上走不到屯子,找不到人家住,要冻坏的,” 那时已是9月的天气,早晚结冰的时间了。东北的天气,人被冻死、冻坏的事情时有听闻。
记得有一天,记不清是在伦海还是棱绥的农村了,宿在一家农户。这一带应该是松嫩平原,一望无际,农田的低洼处便是茅草和芦苇,不见树木,连屯子里也很少有几棵树,放眼望去,一片苍凉。地里已基本收拾干净,老人和孩子大都开始猫冬。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这个屯子,这一带的大多数屯子,大都是住的两间小房,三间的很少。房外没有院墙、没有做院墙的栅栏,就是没有院子,都是孤零零的一座一座的小草房。李衡住的这一家,是两间草房,外间是多半间,两个灶台,间墙的中间是门,里间南北两铺炕,住两家人。李衡给南铺炕的一家修收音机,这一家三代人。老大伯,老大伯的儿子、媳妇,还有一个两三岁的孙子。北铺炕是一家,两代人,一对30岁左右的夫妻和两个孩子。
李衡无奈,住在了他们家,晚上唠嗑,李衡说:
“大伯,我过来一路,怎么看各家连个院墙都没有呢?”
他们说:“都这样。”
也就是都这样,也就这样了,习惯了。
李衡又问:“大伯,咱们……,是一家嘛?”李衡打着手势,意思指两铺炕。
大伯说:“不是,我们是两家人,我们这个地方不少都是这样,一间房子住两家。冬天太冷,要不取暖都是大问题,天冷了取暖就靠这两铺炕了。”
晚上睡觉一家三代都在一条炕上,老头在炕头,儿子左边靠着老头,右边靠着媳妇。把李衡安排在炕的最下头,中间隔着个孩子。两家在屋子中间拉上一条布幔。屋里没有便盆,两家都没有。晚上大小便都要到外边去解决,就连两三岁的孩子也要由父母陪着到外面解决。这时的天气夜里都结冰了。第二天李衡问大伯:
“到天气冷了,夜里也要到外边去方便吗?”
大伯说:“再冷的天气也要到外边去,顶多在外屋放个小便桶。”
唉!百姓生活的艰难啊。
李衡很感念东北人的实在、义气、友善和富有同情心。在那一段踩百家门子的时间李衡看到了百姓的苦,同时也看到了、体会到了他们的朴实、善良。有时赶到屯子(村子)时间晚了,就找村干部,村干部就给安排吃饭,安排住处。有时有的村干部就领到自己家吃饭、住宿了,有时安排到比较干净的村民家里吃饭、住宿,有时还安排到牛棚和饲养员住在一起。
不过,东北人家的火炕都烧的挺热乎。在那时的东北农村,这几乎是唯一的取暖方式。
吃饭、住宿给钱也不要。遇有村民给李衡说:在我们这里人们心里都有个规定,遇到耍手艺的、要饭的、走亲串户路过的,一般人家都能管顿饭、迁就住下,不然的话冬天会冻死的。
李衡想,是啊,东北的汉人基本上都是灾民或灾民的后代,近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有几次大的灾荒,早一点的清光绪3年(1877年)的大灾荒,人们常提起的民国18年(1929年)和民国32年(1943年)大饥荒加上战乱,大批的灾民,主要是山东和河北的灾民逃往东北,其中大部分又是山东人,灾难面前,他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逃荒到东北,途中倒毙者十之四五,这是多么惨痛的大迁徙。有资料说,1923——1930年逃荒到东北的达300万人,仅1937年一年就有70万人逃荒到东北,他们或投亲靠友,或开荒种地。可以说,今天东北超过八成人的祖先,都是那个时期的移民。大跃进导致的三年灾害时期,山东多少人想逃荒东北,听说,那个时候各车站查得紧,不许上车,能想办法上火车逃到东北的是大命的,东北毕竟人少地多,基本没有饿死人的情况。
李衡体会到,东北人的实在、豪爽、义气、友善和富有同情心,以及他们心里在那悲惨的岁月中共度灾难中形成的规定。半个世纪过去了,李衡想念着那白山黑水,想念着那白山黑水间的人们,感激他们,是他们帮李衡度过了那段灾难岁月,是他们给了李衡度过灾难的勇气,李衡感谢东北人。
那时在车站常有现在所说的乞丐,但那时大都是真正的乞丐,不像现在所说的乞丐大都是骗子,凡是乞丐大都是老头、老太太、残障人士和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凡是碰到向李衡要东西的,李衡都给个一元两元或三元的钱,或三斤两斤的粮票,给钱最多不超过五元,也是自保的一种原则。再说应该“救急不救贫”,可是,贫者也有活命的权力,李衡只是看到碰到的时候点滴施舍而已,李衡没有“大庇天下寒士”的能力。何况,自己也是一个踩百家门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