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铸长城:广济-田家镇保卫战的战略功勋
作者: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整理于93抗战阅兵前夕
诵/云中鹤
广济-田家镇保卫战作为武汉会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以国军两支精锐师几乎拼光的代价,迟滞了日军最精锐第6师团的进攻,为武汉战略转移赢得关键时间,成为抗战由防御转入相持的重要支点。
铁血要塞的战略地位
田家镇素有"楚江锁钥"之称,位于湖北武穴(原广济县),长江在此收窄至500米,两山夹江形成天然屏障,是武汉门户。1938年夏,南京、安庆、九江沦陷后,田家镇成为日军西进武汉的必争之地。蒋介石多次强调其防务重要性,要求"以与要塞共存亡之决心"长久固守。
中国军队在此周密部署:第2军李延年部驻守核心,第9师、第57师(均为装备精良的精锐师)分守北、东两面,构筑数百个水泥据点与立体防御体系;海军在长江布下近2000枚水雷,形成水陆协同防线。日军深知此地难攻,将其视为攻占武汉的关键障碍。
钢铁长城的浴血奋战
战役从1938年8月下旬持续至9月29日,分广济外围争夺与田家镇核心攻防两阶段。8月30日起,日军第6师团猛攻广济,中国军队依托山地湖沼节节阻击,曾收复潜山、太湖,创该师团"在中国最大挫败"。9月6日广济失守后,日军转向田家镇。
9月16日松山激战打响,第9师与日军反复肉搏;17日大雨中,第86军突袭日军后方,与第9、57师形成夹击,一度包围日军今村支队,使其陷入"粮弹两缺"困境。至23日,日军白浜大队弹药耗尽,竟用石头作战,第57师趁势夺回高地。
但日军随后增派海军、发射毒气弹,富池口要塞失陷致守军腹背受敌。9月28日,日军在78架飞机、百余门火炮掩护下总攻,第57师官兵因缺乏防毒面具,多人中毒惨死。29日,李延年下令撤退,田家镇沦陷。
影响全局的战略功勋
此战虽以撤退告终,却在战略上意义重大:一是迟滞日军进攻月余,为武汉600余家工厂、50余万吨物资内迁赢得时间,保全了抗战工业基础;二是重创日军第6师团,毙伤近万人,使其精锐受损,为日军转入战略相持埋下伏笔;三是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增强全国抗战信心;四是创造的夜间作战、侧翼牵制等战术,为后续战役提供借鉴。
战役推动了抗战阶段转折。武汉会战后,日军因损耗过大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第2军因此战成为国军六支装备先进的突击军之一,第57师后成长为"虎贲师",1945年参与南京受降,延续着田家镇的战斗精神。
这场战役用血与火证明: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永远是不可战胜的精神丰碑。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