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最美是清秋
作者:谢述连
立秋后的第一场晨雾还未散尽,露珠已悄无声息地洒满草地。乡村的秋从不曾张扬地宣告自己的到来,它只是用染红的枫叶,用沉甸甸的谷穗,用瓦檐下新挂起的辣椒串,一点一滴地浸染着整个村落。站在村口的老榕树下远眺,整片田野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金黄、赭红、黛青在晨光中流转,将岁月沉淀的丰饶绘成大地最动人的长卷。
晨风掠过稻田时,带起层层金浪。稻穗低垂着谦卑的头颅,饱满的谷粒在阳光下泛着蜜蜡般的光泽。农人戴着草帽穿行其间,镰刀过处,齐整的稻秆便顺从地躺进臂弯。田埂边的野花开得正盛,白瓣黄蕊缀满露珠,与即将枯黄的狗尾草相映成趣。偶有蚂蚱从脚边蹦起,惊落几粒稻谷,旋即被嬉笑着追捕的孩童接住,掌心传来生命微弱的颤动。
晒谷场是村庄跳动的脉搏。新割的稻谷在竹席上铺成金色地毯,农夫抡着木耙翻动谷粒,沙沙声里带着秋阳的暖意。顽童蹚过谷堆时,细碎的谷壳便沾满衣裤,像披了件会发光的铠甲。院墙边的禾草垛垒得老高,金黄的苞叶如美人衣衫,剥开时露出整齐晶莹的籽粒。主妇们将红辣椒串成辫子,挂在土墙斑驳的砖缝间,宛若凝固的火焰。
炊烟升起时,秋日的烟火气便漫过青瓦白墙。灶膛里柴火噼啪作响,铁锅里炖着新挖的芋头与红薯,甜香混着柴火味在屋内游走。屋檐下,老人捧着粗瓷碗喝南瓜粥,嘴角沾着点粥渍,抬头望见小鸟在空中飞舞划破湛蓝天幕。晒场边的竹篮里,刚收的板栗咧开笑口,露出棕红饱满的果肉,引得鼠类在夜色中垂涎三尺。
山溪到了秋天便瘦成一道银练,却愈发清澈见底。枫叶浸透了夕阳,像被秋姑娘吻过的信笺,顺着溪水漂向远山。乌桕叶渐次染红,白籽点缀其间,如同撒落人间的星子。采菌人背着竹篓穿行林间,足下枯叶碎裂的脆响惊起草丛中的山雀,扑棱棱震落几针松塔。暮色四合时,归牧的老牛踩着碎金般的余晖走来,脚步声惊起草丛里的蟋蟀,鸣叫声与晚风一同钻进山谷的怀抱。
当晓寒浸透窗棂,秋便成了村庄最深邃的注脚。稻谷归仓后的晒场空荡荡的,却留着阳光的温度;小溪边的青石板依然映着星月的清辉。乡村的秋从不用炫目的色彩博人眼球,它只是将饱满的谷穗、醇厚的米酒、屋檐下的串串红椒,编织成最踏实的诗行。行走在这样的秋色里,连呼吸都带着稻茬的清香,每一步都踏着大地的脉搏——这清朗丰盈的秋色,早已镌刻进每个游子的血脉,成为生命里最温暖的底色。
清秋是造物主最温柔的笔触,将暑气研成薄雾,把烈焰酿成金风。稻穗俯身吻过田野的刹那,蝉鸣便沉入了琥珀色的夕照;梧桐叶飘旋的弧线,是天空写给大地的一封烫金信笺。褪去盛夏的喧嚣,万物在澄净中显露出本真的韵致:稻浪是大地的心跳,落叶是时光的勋章。秋色将山河绣成一幅疏朗的唐宋小品,教人懂得何为“空山新雨后,万物皆从容”。
2025年8月12日






作者简介
谢述连(笑章爷),江西兴国人,中共党员,经济师。曾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种类型的文章,多次获得各种奖项。退休后喜欢摄影和写作,容易触景生情,喜好借景抒情,用景物抒发不一样的情怀,用素笔书写不一样的人生,不唯书而书,只为抒而书。
(图文供稿:谢述连)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