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老诗友们都知道,《青山文苑》是我于2017年2月创刊的全县首家群刊。当时会用“美篇”编刊的全县暂时只有我一人。后来经我网上及手把首培训后,编辑才逐渐多了起来。当时,我先发“创刊号”,之后3 ~5天一期,从第1期一直篇到第132期。后因郑的一篇有争议的文章没有录入微刊,我被郑移出“青山”群。此后,该刊由聚佳、红日、杨天喜等诗友接续。一年后,诗协成立,郑便强行把《青山文苑》定为《会刊》至今。
其实武川的《诗协会刊》根本不存在。如果存在,是谁创刊的?“创刊号”是谁编发的?据称,所谓《诗协会刊》是旬刊,10天一期。照此计算一年只能编发36期。从诗协(2018年4月)成立至今7年间,一共可编发252期。而现在所谓的“武川诗协会刊《青山文苑》”标称已发至577期,多岀来300期是哪儿来的?这不是骗人吗?谁能自圆其说?怎么把诗协成立前我和续编诗友的300期也算成《会刊》,这不是造假是什么?
为了“私了” 《青山文苑》版权纠纷,我作出最大让步:只要在《青山文苑》刊头上恢复创刊人亢有生的名字(顾问),我可不再追究版权一事。《青山文苑》可保持现状,继续以“武川诗协会刊”名义发刊。可惜,这一最低要求也被现诗协断然拒绝。难道非逼我对簿公堂或网上暴光“武川 家丑”吗?添个名字,风平浪浪静,和谐共处的路不走,非要霸道到底,终身造假,家丑外扬吗?
真正意义讲,现任诗协不能称之为“武川诗协”,因为全县一半多有影响力的老诗群(“北方”、“方寸”、“北疆”、“俊俊平小站”等)至今並不在诗协框架之内。这些群不为诗协左右。而诗协的任何活动也从来不通知这些群的诗友参加。连编辑费也是只有《青山文苑》的编辑有,而其他群的编辑分文没有。由于武川诗协政策失误,至使武川诗群人为分裂,难于统一的居面将长期延续。
“诗协会员”群是一个有别于正常群的特殊群体。它不收稿,不编刊,不搞创作研习与切磋,偏偏喜欢“网络投票”、“信息接龙”、“个照展示”、“围攻建言”及展示阴阳怪气“潮讽正义”的怪作等非正常霸屏活动。这样的群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