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化帖】 文/宋濂
君子观化,小人怛化。中心既怛,何以能观?
我心情识尽空,等于太虚。不见空空,不见不空。
大小乘法门,不过如此。人自不信,可怜可笑。
示恪示怿。
注:此文载于《金华徵献略》。观化的“化”是说生与死一种有形的转化,《观化帖》表述的不只是对死亡的达观,其实是乐观。濂公一生道德载文,道与天地运行,这便是永恒的,濂公把这种自信传授给身边的两位孙子,让他们不要悲伤,莫怨尤,要善自观化,勿被外因所扰,公以佛家空幻的理念,觉得人生在世“化”是必然的,关键是要达观乐观,不要悲观,否则,就是“小人”是可怜可笑之人。文中提到的“恪、怿”是公之二位孙子即宋璲的儿子。公临终时将其文交给在夔州身边孙子的,永传勿替,是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