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泽阅读会举办“夏末的絮语”朗诵会 经典诗文里聆听时光回响
蝉鸣渐弱,荷香未散,八月的菏泽浸润在夏末特有的温润里。8月的夜晚,菏泽阅读会“夏末的絮语——经典诗文里的时光回响”朗诵会如期而至,众多书友与朗诵爱好者齐聚一堂,在声声吟诵中打捞夏日记忆,在字字珠玑里触摸时光温度。
本次朗诵会由韩哲主持,开场便以“八月的蝉声已把尾音拖得很长,风里带着荷叶的清香”勾勒出夏末意境,瞬间将现场听众带入与季节对话的诗意氛围中。
活动特邀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天阔(王泽坤)作为嘉宾,他在致辞中以“夏是万物盛长的产床”点出季节的生命力,引李昂“我爱夏日长”、李白“裸袒青林中”、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等经典诗句,将古人笔下的夏日风流与当代人的情感共鸣相连,为整场活动奠定了“以诗敬夏,以声传情”的基调。
朗诵会以六个篇章串联起对夏日的多元描摹。“生如夏花”篇章中,许淑莉吟诵的泰戈尔《生如夏花》将“绚烂”二字揉进声音,胡萍的《夏天是一首花开的诗》与明珠的《如诗的夏天》则从不同视角捕捉季节的诗意瞬间;“绿意正浓”里,袁建平演绎的朱自清《绿》让文字流淌出清凉质感,马丽与竹儿青青(许静)分别呈现的《夏》,在梁衡与朱自清的笔下碰撞出不同的夏日热度;“昼与黄昏”篇章中,张玉梅的《夏昼》、潘炳达的《我喜欢夏日的黄昏》、白云的《散落在盛夏里的时光》及主持人韩哲带来的《散落在夏的时光》,从白昼到暮色,层层铺展夏日的时间褶皱。
当视线转向“名家笔下的夏天”,婷婷带来的汪曾祺《夏天》满是“黄瓜带露、西瓜冰镇”的人间烟火,王建华朗诵的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则以“浪遏飞舟”的豪迈拓宽了夏日的格局,赵慧演绎的《荷塘月色》(节选)更是让朱自清笔下的月光与荷香在声音里缓缓流淌。步入“夏末秋初”,陈杰的《夏末秋初,天气微凉》、王庆玲的《夏末初秋的恋曲》、孔雅静的《挥手与夏告别》及张海洋的《夏之祭》(节选),以温柔笔触完成与夏天的告别仪式;最终在“星光与原创”篇章中,李蕊的《繁星》点亮夜色,山青水秀(曹秀云)的《看诗仙怎个话今夏》以趣味视角解读李白与夏日,王华带来的本土原创作品《雨后野塘寻趣》则让身边的夏日景致跃然声间。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赵慧老师同步在群内发放朗诵者简介图片,让听众在聆听之余更深入了解表演者,形成“声画相融”的独特互动。整场朗诵会以20个节目串联起从盛夏到夏末的情感轨迹,既有经典文本的重新诠释,也有原创作品的新鲜表达,恰似一场与时光的对话,让“夏”这个季节在文字与声音的交织中变得立体而丰盈。
活动尾声,主持人以“把书页合上,却把诗意敞开;把夏天送别,却把时光珍藏”收束全场。这场“夏末的絮语”不仅是一次对季节的告别,更是菏泽阅读会以文学为媒,连接经典与生活、串联情感与记忆的生动实践,让书香与诗意在夏末的风里,久久回响。


本期责任编辑:鲁西南文化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