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
作者:阿紫
朗诵:王琳霞 梅雨
纪念碑
一半是焦土凝固的血痕
纪念碑
一半是晴空灿烂的朝阳
花岗岩的脊梁
挺成民族的骨相
千万个名字在石缝里守望
他们有的刻进碑身
有的长成翅膀
从卢沟晓月的枪声
到铁蹄践踏的麦浪
多少英雄儿女
将最后的一滴血
滴在挚爱的国土之上
听啊!
那是赵一曼的镣铐
在松花江撞响
看啊!
那是杨靖宇吞下的草根
在大雪下抽芽茁壮
那是沦陷的城头
撕碎敌人的嚣张
那是燃烧的村口
扶起炊烟的希望
那是八百壮士
黄浦江畔
铸就的铁臂铜墙
那是攥着的步枪
紧握的船桨
奔向生出黎明的方向
八十年,足够春雪
化作八千里的春江
八十年,足够种子
破土长成参天的栋梁
但有些疼痛永远新鲜
像南京城墙未愈合的弹孔
像台儿庄的弹壳仍在发烫
像纪念馆里染血的家书
像发黄的字迹里
没说出口的
“勿念”与“安康”
此时,呼啸的狂风
卷着卢沟桥的石狮
卢沟桥的石桩
此时,呼啸的狂风
卷着太行山的松涛
太行山的岩梁
所有的沉默
都在此刻呐喊
所有的倒下
都是为了一个民族
有一天站起来
挺起胸膛
我看见
无数年轻的脸庞
从纪念碑里走来
他们穿着当年的军装
我看见
他们的身后
猎猎招展的红旗
他们的胸口
捧出万里江山的滚烫
我们仰望
以头颅昂起的角度
我们仰望
以血脉奔涌的方向
纪念碑不是冰冷的石头
它是暮色里
提前升起的太阳
让我们懂得
为什么脚下的土地
如此夯实
让我们懂得
为什么头顶的天空
如此晴朗
我们不能忘记
那些黑暗里举灯的人
我们不能忘记
那些刻进骨头里的忠良
八十年
硝烟早已散成历史的过往
但有一种冲锋从未停步
有一种浴血从未彷徨
从小米加步枪
到航母劈开深蓝的巨浪
从百废待兴的共和国
到芯片里的星辰与远方
我们仍在向前、向前
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都活成前辈当年
憧憬的模样
仰望纪念碑
我看见它的影子
正沿着大地向远方延伸
仰望纪念碑
我看见它的影子
已长成新的长城
新的屏障
长成永不褪色
我们民族坚韧的年轮
长成永不磨灭
我们民族永恒的荣光
阿紫,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词作家、朗诵表演艺术家。现为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妇女对外交流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全国职工电化教育艺术培训专家、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团体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等。中国侨联、北京妇联文化项目“我为母亲写首诗”发起人;百城万人《读中国》全国性大型公益文化活动诗词作者;全国侨联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宣讲团成员;中国诵读文学贡献奖获得者;“书香中国北京评选优秀推广人”荣誉称号等。
王琳霞:著名播音朗诵艺术家、河南省作家协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艺术指导、郑州市朗诵协会会长、全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和全国主持人“开拓奖”以及第三届全国“金剑奖”获得者、并被授予首届“全国百优节目主持人”和全国城市电视台“60年60人”等荣誉称号、国家级主任播音员、全国朗诵艺术水平高级考官、阿紫全国朗诵艺术团顾问、第九届郑州市政协委员。郑州电视台建台首席播音员、主持人;她的播音、主持风格端庄大方、亲切自然,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
梅雨 :著名播音朗诵艺术家、国家级主任播音员、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首席播音员。河南省微党课十佳宣讲员、河南省爱心志愿者先锋、河南省爱心捐助先进个人、郑州市爱心形象大使、郑州市新长征突击手、郑州市文明市民、郑州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郑州市道德规范进万家先进工作者、郑州市朗诵协会副会长。多次担任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华语行”语言朗诵专业河南专家指导,“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专家评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