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拂我 永生铭记
——读于洪文先生《寒梅傲雪花作骨,风霜过后久香来——许久香老师赞赋》有感
寒 香

当我在美篇里阅读到于洪文老师为我撰写的那篇赋文时,内心犹如汹涌的波涛,久久难以平息。激动之余,一丝忐忑悄然爬上心头,而感激之情,更是如潮水般在心底蔓延开来。在我自己的感觉中,本人不过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远不及赋文中所描绘的那般完美。
那一刻,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又不知该如何找到最为贴切的言辞,来倾诉我对于洪文先生这份知遇之恩的感激。那些平日里信手拈来的感恩之词,在此刻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难以表达我内心的澎湃。读完第一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一种终于觅得知音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仿佛遇到了能识得千里马的伯乐。
此前,我也曾拜读过洪文先生过往的文章。他在文中对父母那深沉的思念与拳拳的孝心,令我不禁泪目,感同身受。最爱读他的《京兵赋》,最敬佩他画毛主席像。或许是命运的奇妙安排,我们因此结为忘年之交。他的父亲与我的父亲恰好是同龄人,倘若二老仍在人世,如今皆已年逾百岁。有时我会想,在那遥远的天堂,两位老人是否也成为挚友,正兴致勃勃地诉说着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于洪文先生,无疑是一位爱才惜才的大才子。尽管我与他的儿女年龄相仿,但我常自叹不如他们优秀。于洪文先生也继承着母亲的善良,父亲的慈祥,端详过二位老人的照片,他们眼里都闪着爱的光芒。我觉得他有时也把我当成他的儿女似的关怀着。每次组稿百花园文章,他总嘱咐我,别累着。
在我心中,于洪文先生的才华与艺术造诣,宛如一座高不可攀的丰碑。因为他收集整理了许多篇许多篇关于马的文章。每当我细细观察、欣赏他笔下那千万匹马时,仿佛自己的心思意念都被带入了马踏飞燕的艺术境界之中。我觉得自己就如同那只轻盈的小燕子,紧紧跟随在骏马身旁,与之一同飞驰,一同闯入那五彩斑斓的百花园。
在百花园群里,能与将军同行,我深感荣幸,也暗下决心要做一位出色的士兵,追随先生的脚步,不断提升自己。
赋文中“然情之一字,最是难测”,一个“测”字,让我深刻领悟到“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而“然”字,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令我释怀,放下了从前那些纠结于心的过往。
“祖上曾为书香门第,家风清正;父曾为四野骁将,并赴朝战,保家卫国。此女虽生于寒门,然家风熏陶,根骨自清,志气早立,集万千之宠爱,蕴冰雪之肝肠,诚乃寒梅初孕,待雪而彰也”这段文字,宛如先生亲眼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他对父亲“四野骁将赴朝战”的评价,恰如圆了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我继承着父辈保家卫国珍爱和平的精神,让父亲能够安心含笑九泉啦!
“其画虽未出道,但梅兰竹菊已展雅。梅者,傲雪而不折;兰者,幽谷自芬芳;竹者,劲节而不屈;菊者,霜冷而愈香。其所画者,非形也,乃神也;非色也,乃志也。”这段文字,无疑是对我的激励与精准解读。我尤其喜爱“展雅”二字,事实上,我也清楚自己刚刚展开的羽翼还不够丰满,略显稚嫩,距离真正达到“形、神、色、志”兼备的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定会不负先生对我的殷切期望,继续努力前行。
我由衷地感恩、感谢于洪文先生,他为我五十载的人生,做出了如此深刻且精准的定论。嫁入济南,走进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百花园,我无怨无悔。
于洪文先生在济南文化界,始终倡导着“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的理念,如同一股清风,吹拂着文化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朗朗乾坤、清正之风。
画马翁先生,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艺术人生,不仅引领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潮流,更向着超越世界的目标奋勇迈进。他,就是独一无二、屹立在千佛山下的画马翁,用画笔描绘着艺术的辉煌,书写着文化的传奇。
(2025.8.14于济南)

附原赋:
寒梅傲雪花做骨,风霜过后久香来
一一许久香老师赞赋
文/于洪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序而不辍。寒梅傲雪,气节之象也;人生逆旅,志士之征也。今有许氏女,名曰久香,生于齐鲁之野,长于孔孟之乡,幼承家风,志气凌云,历经风霜,百折不回。其生如寒梅,开于凛冬,香远益清;其志如松柏,立于绝壁,岁寒不凋。今以赋赞之:
壬子(1972)腊月,冰封雪覆,寒气逼人,万物敛迹,惟有梅花,独放南枝。时许氏女久香诞生,其父年近半百而得女,视若掌珠,膝下三子,皆为长兄,疼爱备至。祖上曾为书香门第,家风清正;父曾为四野骁将,并赴朝战,保家卫国。此女虽生于寒门,然家风熏陶,根骨自清,志气早立,集万千之宠爱,蕴冰雪之肝肠,诚乃寒梅初孕,待雪而彰也。
孰料天风骤起,世路多歧。豆蔻年华,家道中落。五十学费,竟阻青云之路;三更黄卷,偏燃赤子之心。辍学非志堕,秉烛岂辞辛?陋室孤灯,映坚毅之瘦影;残编断简,刻求索之深痕。既而负笈历下,寄寓姑门。稚子园中,勤工以继晷;教授案侧,理牍而汲芬。函授孜孜,列车辘辘,穿吴越之烟雨,拓胸次之乾坤。斯乃寒梅移根,愈砺其真也。
然情之一字,最是难测。1995年,初恋未果,情人归来,欲结连理,而父母突遭车祸,命悬一线。彼时年仅二三,独撑大局,奔波求医。婚未成,职亦失,然心不乱,志不移。其后辗转北京,学医不弃,考学不止,兼修文史,志在四方。表亲为医,欲其从医,她却心系文学,报考北大自考,笔墨为剑,文心为盾。此诚寒梅遭霰,枝愈遒劲;碾冰为土,香益清奇也!
天不假年,厄运频临。二进病房,连忍术刀之苦;孤身忍腹疾,再历玉体之亏。然则沉疴岂夺志?病骨愈扬眉!京华艺苑,重拾编摩之笔;案上丹青,浸染梅竹之姿。疫疠汹汹,亲友劝归桑梓;素心皎皎,诗画自养灵犀。鬻丹青于市井,非为稻粱;寄雅兴于缣缃,独守清晖。何哉?盖其精神之苑囿,早超物役;生命之华章,自在心扉。譬彼寒梅,雪虐风饕,其色弥烈;香寒蕊冷,其格愈巍。
终得苍天不负,硕果盈枝。文章焕彩,刊诸翰苑名牒;椽笔生花,誉满舜网泉城。散文学会,录其精思;诗联雅苑,诵其清声。俊韬签约,展小说之才思;孔子授奖,彰儒风之传承。乃至“文化强国”,铸鼎勒铭;“抗战典范”,垂光汗青。廿余嘉誉,实至名归;百花园圃,主编躬耕。岂偶然哉?乃数十年霜雪砥砺,百千回夙夜精诚所凝!
其画虽未出道,但梅兰竹菊已展雅。梅者,傲雪而不折;兰者,幽谷自芬芳;竹者,劲节而不屈;菊者,霜冷而愈香。其所画者,非形也,乃神也;非色也,乃志也。
呜呼!观久香其人,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真实写照。她生于寒微,志在高远;历尽磨难,初心不改。她以柔肩担重任,以弱志抗风霜;以笔墨写人生,以诗心照乾坤。其身虽病,其志弥坚;其命虽舛,其德弥彰,真乃寒梅也!不以春荣而显,不以人赏而香。其孤也,其傲也,其坚也,其清也,皆吾人所当效法者也。愿我辈如寒梅之志,处世而不媚俗,逆旅而不改途。守其初心,抱其素志,纵风霜满地,亦能傲然独立,笑对人生。是为赋焉。
赞曰:
许氏有女,其名久香。
生本寒门,志在穹苍。
辍学非堕,砺学弥强。
椿摧婚变,孝义肩扛。
京华追梦,柴米亲尝。
沉疴再砺,铁骨昂藏。
鬻画市井,翰墨流芳。
文坛翘楚,誉满家邦。
观其一生,恰似寒梅:
根植冻土,蕾破严威。
雪压益挺,风烈不摧。
碾冰为魄,凝霜作肌。
香透九垓,报以春晖。
天行健哉,君子不息!
寒梅傲雪,足式永垂!

赞曰:
许氏有女,其名久香。
生本寒门,志在穹苍。
辍学非堕,砺学弥强。
椿摧婚变,孝义肩扛。
京华追梦,柴米亲尝。
沉疴再砺,铁骨昂藏。
鬻画市井,翰墨流芳。
文坛翘楚,誉满家邦。
观其一生,恰似寒梅:
根植冻土,蕾破严威。
雪压益挺,风烈不摧。
碾冰为魄,凝霜作肌。
香透九垓,报以春晖。
天行健哉,君子不息!
寒梅傲雪,足式永垂!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