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论峰峰抗战的三大特点
张培良
三、西部山区“半控制区”抗日游击战特点。
在王看、山底、岗头、宿凤一带,属于日军“半控制区”,这里既是日军进攻根据地的前沿阵地,也是抗日根据地袭扰日军的前沿阵地。这里有中共磁县、磁武县政府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也有敌伪组织安插在村里的“耳目”,但抗日政权占有优势,各村成立了区干队、民兵组织,公开地与敌伪进行斗争。其抗日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区干队的山地游击战。
王看一带,是磁武县民主抗日政府第一区,直接与敌占区接壤,在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区长、抗日乡长组织本村民兵,加入区干队,利用夜间深入敌占区袭扰敌人,或根据情报,有目的地深入敌后打击敌人,完成任务后迅速撤出。如刘玉珍曾率区干队员夜袭峰峰火车站,利用内线,抢运出一批物资。
(二)全民参战反“扫荡”。
主要针对日伪军的“扫荡”。王看、山底、宿凤等村,利用有利地形,挖地道、制石雷,当日伪前来扫荡时,全民参战,与敌人展开“地道战”、“地雷战”,多次打退日伪军的进攻,保卫了家园,也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做出了贡献。
峰峰地区的抗战是一场全民抗战,由于峰峰地区特殊的经济地位,既有军人抗战,也有非军人抗战,除煤矿、陶瓷工人和农民抗战外,还有商人抗战,如彭城“义兴货栈”,是地下党领导下的专为根据地输送紧缺物资的贷栈。由于峰峰地区处于太行根据地与敌占区交接地带,峰峰又是地下交通线通过的重点地区,据目前资料,有南北两个交通线,北线从大社到寺后坡,经过鼓山山道,过义张庄、胡村向西进入根据地,以输送物资为主,南线从留旺,经临水、彭城、三河底进入根据地,以护送抗日干部为主、陈赓、陈再道、刘志坚等我军著名领导人都曾在抗战期间从此经过。
峰峰地区抗战的三大特点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意义呢?首先: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党领导抗日军民,针对日军不同的“控制”方式,采取了不同的抗日斗争方式,灵活机动地反“控制”,这种结合实际、勇于创造的精神,对我们今天在建设现代化新峰峰,向“一化三城”迈进的过程中,仍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其次:抗日军民无论是在敌后,还是在抗战前沿,一旦得到指示,领到任务,不惜生命,也要完成任务的大无畏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峰峰人也具有激励作用。第三:充分发挥自身条件和智慧,在敌人内部,搜集情报,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除恶灭奸,在战斗中,冒着枪林弹雨袭扰敌人,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怕难、不等待,勇于创业、勇于拼搏同样具有启发作用。
战争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去,但历史的伤痛依旧令人不能忘怀。峰峰地区抗战的三大特点及其全民抗战的热血情怀,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与后人相近,而不是远离。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革,今天和后来的峰峰人,必将会记住这段历史,从中汲取营养,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峰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