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
王建平
独自一人在外生活近十年,我饱尝了孤独。孤独对于我是一种淬炼。哲人说:“孤独之美是染上痛苦色彩的惊艳之美。”它如一面镜折射出哲学与美学的双重凝视。界定了存在和超越的维度。生命之本真就是简单的独处。马克思曾言:“黑夜,这时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孤独恰如这黑夜,直面生命底色。
孤独是一种美。 孤独之美是染上了痛苦色彩的惊艳之美,特质是痛苦与惊艳的交织,非浅层次的感官愉悦,是触及灵魂的。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在痛苦的底色上勾勒出生命的惊艳。我曾在一篇散文中引用福楼拜写过的一只鹦鹉,星期天家里来了客人时,鹦鹉在笼子里雀跃欢呼,孤独的心灵终于得到了释放,那那乞求式的欢呼是多么令人不寒而栗啊。承受孤独,从厦门到上海,孤独亦师亦友,我已从中获取生存能量。孤独这位生活大师、挚友赐予我的人生境界,使我没有丝毫的倦怠,孤独和痛苦一样,是艺术生命的激素,是生命的操作方式,我没有刻意逃避这种情绪感觉,它闯入了我的个人空间,提升了生存之本能,无形中在生命中注入了一种执着,一种忍耐,一种坚毅,涤尽了内心的焦虑与浮躁,启迪了心智,书法和文学创作充斥了我生活的全部内容。马尔克斯在他的小说《百年孤独》中,用文字将孤独升华为一种普遍的人生经验,注入着忍耐与坚毅,是对生命本质的关照,是生命的激素,是精神超越的阶梯,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生命体验,既具有哲学意义,又蕴含着美学上的惊艳之美,展现了孤独之美的丰富内涵。学会接受孤独,在孤独中重塑自我,让孤独成为生命成长的助力,在孤独中感受生命形态。窥见生命之大美,完成自我人格的升华。
孤独是一种境界。孤独的人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侵占了心灵,侵蚀了意志,生命的力量会蒙受一层尘垢。当生命充斥孤独,人会变得冷峻、坚毅和沉雄。孤独中才会有灵敏的嗅觉,凝聚内在的生命力量,开掘生命的潜力,从更深的角度观察、认识和把握世界。孤独与痛苦一样,是不需逃避的,它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潜意识。“没有孤独意识的民族是一个平庸而无追求的民族。”现代生活节奏改变了生活节律,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社会观念,现代生活的环境,给孤独提供了空间的可能,家族式的群落正在分别插入最小单元,血缘间的纽结和联系日益减弱,家庭封闭式,邻里间的交往和接触仅仅保持了最低的限度。多半是生活、文化、心理的孤独。我对生命本体的体验,将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它可培养我的内省的能力,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苏格拉底强调 “认识你自己”,而孤独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通过内省进而不断完善自己。让孤独变得富有意义。我用书法和文学创作来冲淡寂寞,融入孤独,在创作中获得快乐。思想家往往是人类生命质传递的先行者,又是真理的发现者。生命的孤独与真理往往绝妙地合而为一,只有对生命本体有着体验的人,才具有生命向力。苏格拉底认为,孤独是一种自我审视和追求真理的状态;叔本华认为,孤独是一种避免痛苦的方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泰戈尔认为,孤独是与神对话的时刻;康德认为,孤独有助于保持思想的独立和纯粹,构建自己庞大的哲学体系。
孤独是生存状态。摆脱了群体意识的裹挟,纯粹地观照自我的存在。苏格拉底将孤独视为自我审视和追求真理的状态,在雅典的街头看似与人辩论,实则是在孤独中叩问真理。孤独像一道厚厚的窗帘把白天拉走,把黑夜拉进来。现代生活地球上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方寸之间足不出户,可以游览世界,是一番独自的逍遥。我的孤独为自由意志的觉醒提供了土壤,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思考和行动。在厦门菡菁里公寓,面对孤独我有“三宝”,每天记下所见所闻;进行散文创作;磨墨临帖。几年间创作百篇散文,出版散文集。挥霍数十刀毛边纸、大量宣纸还有少量带有澳门回归水印的宣纸。酣畅淋漓中精神世界非常充实。正如康德说“孤独有助于保持思想的独立和纯粹,去探索更高层次的存在意义。”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摆脱世俗欲望带来的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孤灯只影伴群慧,神思畅游梦里回。腕底生辉扫星落,满纸云烟载月归”。一个中秋节,独自一人坐在阳台上,清茶一杯,独赏蟾宫,灵感忽至,赋诗一首并提笔挥写:“中秋微风拂亭台,繁星慧眼秋波来。月儿忽闻杯中酒,银光四溅洒满怀”。与蟾宫瞬间会晤,无尽的寂寥被云淡轻风驱散,天宫中婀娜身姿飘然落在了茶杯里,银光四溅。星光霎时照亮了我的精神世界,一种从未有过的幸运、富有和欢愉,还孤独吗?
简 历

王建平,男,1956年生,黑龙江省肇东县人。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科班。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首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书协黑龙江分会理事。
散文作品曾在《中国散文大观》《散文百家》《散文家》《黑龙江日报》等发表数十篇,散文作品获中国散文家协会华表奖一等奖提名奖、第四届中国散文论坛优秀作品奖。出版散文集《地中海拾贝》《王建平散文集》。与高长顺合作编剧话剧《职场游戏》、音乐剧《太阳的部落》分获第31届田汉戏剧奖三等奖、黑龙江省戏剧大赛第八届丁香奖优秀剧目奖,与高长顺合作出版长篇纪实文学《教育烛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王建平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