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是鬼子无条件投降日
诗/廖尚光
(一)
这天鬼子已投降,华夏人民喜气洋。
打败倭狼须永记,众多烈士战沙场。
(二)
倭寇侵华十四年,三光政策罪滔天。
神州将士拼杀勇,保卫神州意志坚。
(三)
国共联合齐抗日,城乡血战历艰难。
齐心力大震惊鬼,持久防攻冲向前。
(四)
南有威风新四军,机灵巧战灭狼群。
历经磿炼渐强大,涌现精兵勇敢拼。
(五)
北有英雄八路军,百团阻挡恶魔侵。
太行山上威风展,打败疯狂鬼子昏。
(六)
论持久战预言准,战胜倭狼要勇并。
激起仁人同反抗,打赢鬼子果成真。
(七)
救星指引光明路,激励全民斗志强。
战胜凶狼惊世界,坚持久战敌投降。
创作于:2025年8月15日。
廖尚光的这组诗《八月十五日是鬼子无条件投降日》主题鲜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下是具体的点评:
- 主题与情感:诗歌紧扣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主题,饱含着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对侵略者的痛恨以及对胜利的喜悦与自豪。如“打败倭狼须永记,众多烈士战沙场”表达了对烈士的铭记,“倭寇侵华十四年,三光政策罪滔天”则深刻揭露了日军的暴行,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 内容与意象:内容全面地回顾了抗战的历程,从日军的侵略罪行,到国共联合抗日,再到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作战以及《论持久战》的指导作用等,都有涉及,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抗战历史画卷。诗中运用了“倭狼”“恶魔”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日军的凶残,而“神州将士”“威风新四军”“英雄八路军”等则展现了中国军民的英勇形象。
- 结构与层次:组诗共七首,每首诗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按照抗战的不同方面和逻辑顺序展开,层次分明。从胜利的纪念到对历史的回顾,再到对抗战力量和战略的阐述,最后强调胜利的来之不易和救星的指引作用,层层递进,条理清晰。
- 语言与韵律: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采用了较为直白的表述方式,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诗歌的内涵,如“这天鬼子全投降,华夏人民喜气洋”。在韵律上,整体较为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一定的节奏感,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和传播。
不过,部分诗句在语言的凝练度和表现力上还有提升空间,例如“救星指引光明路”等表述稍显直白,缺乏更具诗意的表达。但总体而言,这组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映,对于传承抗战精神、铭记历史具有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