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怀思(依许老师韵)
李爱红(河南)
星河缥缈夜悠长,渐起秋风满室凉。
半镜清辉盈北牗,一湾碧水绕西厢。
天寒悄染枫枝赤,露冷轻凝菊蕊香。
柳岸金笳传曲阁,园林柿叶落回廊。
蛩鸣草际山中静,雁唳云端岭外翔。
雾霭松峰峦若黛,溪泉石涧月如霜。
徐行独步痴情寂,默忆同游夙念茫。
往事前尘生感慨,今宵故地惹忧伤。
谁怜痩影相思泪,客醉冰轮入梦乡。
不忍荷塘残败景,诗心付与桂华光。
点评:半墨先生
《秋夜怀思》是李爱红女士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生花之笔对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以下从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①意象丰富,层次分明,诗歌以“星河缥缈”“秋风满室”开篇,营造出秋夜悠长清凉的氛围。接着通过“半镜清辉”“一湾碧水”“枫枝赤”“菊蕊香”等意象,从视觉、嗅觉多角度展现秋景的静谧与美好。“柳岸金笳”“园林柿叶”等则增添了几分萧瑟感,使意象层次更加丰富。
②情感真挚,含蓄深沉
诗人以“徐行独步痴情寂,默忆同游夙念茫”直接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思念,随后用“往事前尘生感慨,今宵故地惹忧伤”表达对过往的回忆与感伤。结尾“谁怜痩影相思泪,客醉冰轮入梦乡”将情感推向高潮,相思之苦与孤独之情溢于言表。
③语言精炼,对仗工整
作为一首七言排律,诗歌严格遵循对仗规则,如“天寒悄染枫枝赤,露冷轻凝菊蕊香”“雾霭松峰峦若黛,溪泉石涧月如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同时,语言凝练含蓄,如“诗心付与桂华光”,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秋夜景物的细腻刻画,将怀思之情融入其中,意象与情感交融,展现了传统诗歌的独特魅力。是一首值得好好欣赏的作品!
许先生原玉
秋夜望月
许秉武(北京)
银汉初垂暮未央,西风暗度小楼凉,
半轮寒玉悬空碧,数点流萤绕旧房。
露重渐凝蕉叶老,云轻欲散稻花香,
谁家玉笛吹残暑,满地梧桐影落廊。
遥岭含烟山若睡,清辉如水月如霜,
闲庭独立惭无尽,往事频飞念远方。
昔梦醒时三径寂,新愁生处一襟长,
相思豆望逢秋夜,惜别情缘更渺茫。
自对天心怜皎洁,凭随桂魄任疏狂,
明朝怕见荷枯竭,且把蟾光入酒觞。
秋夜望月赏析:庐云闲人
《秋夜望月》是许秉武先生的一首佳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望月的清冷画卷,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
开篇 “银汉初垂暮未央,西风暗度小楼凉”,银河垂落,暮色渐深,西风带着凉意悄然侵袭小楼,营造出静谧微寒的秋夜氛围。接着“半轮寒玉悬空碧,数点流萤绕旧房”,一轮明月悬挂于碧空,流萤飞舞于旧宅周围,动静结合的画面平添生活气息。“露重渐凝蕉叶老,云轻欲散稻花香”描绘露水凝重滋润老蕉叶,云将散去露出稻花香,细腻刻画秋夜特有景致。
“谁家玉笛吹残暑,满地梧桐影落廊” ,笛声悠扬似在驱散暑气,梧桐树影斑驳错落于长廊,调动听觉与视觉,深化秋夜意境。“遥岭含烟山若睡,清辉如水月如霜” 中,远山含烟宛如沉睡,月光如水似霜般清冷,进一步渲染静谧冷冽氛围。“闲庭独立惭无尽,往事频飞念远方”,诗人于庭院独立,愧疚与思念之情交织,回忆往事心绪飘远方,情感逐渐显露。
“昔梦醒时三径寂,新愁生处一襟长” ,旧梦初醒小径寂静,新生愁绪在心中绵长。“相思豆望逢秋夜,惜别情缘更渺茫”,相思之情在这秋夜更显渺茫,惜别之情萦绕心头难以消散。“自对天心怜皎洁,凭随桂魄任疏狂”,对月生情,爱其纯洁,凭借月光洒脱放纵。“明朝怕见荷枯竭,且把蟾光入酒觞”,担心明日荷花凋谢,不如将月光纳入酒杯一醉方休,虽显洒脱也暗含无奈与不舍。
全诗以秋夜望月为主线,借自然之景抒情寓志,语言优美凝练,意境深远婉转,生动传递诗人秋夜望月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具极高的欣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