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特约顾问:张振林 孟祥忠 岳新华
顾问:清廉宇 李秀德 岳新华 王世元
主编:润牙子
常务负责人:中秋明月 渝香居士 阿莲 神剑大侠 书香 王世元
诗评:渝香居士 热血兵团 书香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夜读感怀
龚太银
起夜三更睡意无,客厅静坐手机奴。
爬楼不见丹青笔,百度犹闻翰墨壶。
凿壁偷光怀旧事,囊萤映雪念先儒。
何时得遂拏云志,也向兰亭续鹄凫。
白发灯前
龚太银
昨晚,王朝酒店的门前,灯火通明。我踱出那金碧辉煌的所在,转入四路,便遇见了高庆平兄。他正自土管局方向推车而来,向铁路广场方向行去。夜灯下照见他的须发,竟已全白,而面色却红润如少年。我不禁脱口道:“高兄气色蛮好!”这话里确有几份真心实意的赞佩。
“还行,没有什么大病,”高兄答,“六十不觉老,七十不觉衰,但现在大不如前了。”他侃侃而谈,说起七十五岁以后的种种变化。我望着他,想起前年在超市偶遇时的情形。那时我问“还好不?”他只冷冷道:“好什么,等死!”如今判若两人了。
我们并肩而行,话题自然转向那位黄和生主任。“他还好么?”高兄问,“邀上操时敏,我们一同到杭州看望老领导去。”这话他说过几次了,每次相见必提,却总未能成行。我们于是又一番往事回顾,那些陈旧的记忆在路灯下被反复摩挲,竟也生出些光亮来。“好人”二字,在我们的交谈中渐渐成形,成为共识。
“等秋凉吧,我们一起坐车去。”高兄最后说,眼睛里闪着一点微光。
黄和生主任在蕲春教委任职时的二三事,便在这微光中浮现出来。他廉洁自律,务实能干,知人善任,在那些年里,确也做了些实事。然而后来因不肯从流合污,得罪了当时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终于辞官赴浙。这些往事,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又缩短,复又拉长。高兄的白发在灯光下时明时暗,我想起他说的“等死”二字,与今日的“秋凉后同去”竟自相矛盾。人便是如此,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明日之我又将否定今日之我。我们行走在否定之否定的路上,却自以为是一直向前。
高兄忽然说起黄主任当年提拔的一个青年教师,那人如今也从某校校长的位置上退休了。“黄主任看人准,”高兄道,“那人确实有才。”我点头称是,心下却想,知人善任又如何?终究敌不过那些部长之流。黄主任去了杭州,那青年教师做了校长后也退休了,而部长们,想必都已寿终正寝了吧。人人各有去处,唯有高兄与我,还在这小城的夜色中徘徊,谈论着三十年前的旧事。
一辆汽车呼啸而过,灯光刺目。高兄眯起眼睛,脸上的红光在车灯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我想,这红光或许并非健康之色,而是某种衰老的征兆。他说“大不如前”,却不知前路还有几何?我们约定秋凉后同去杭州,然而秋凉之后还有冬寒,冬寒之后又是春暖,时光循环往复,而我们的杭州之行,不能如往年一般,仅是停留在口头的约定了。
走到十字路口,高兄要向西,我须向东。我们握手道别,他的手心温热而干燥。“保重。”我说。“秋凉后见。”他答。然后我们各自转身,融入人群。
夜色渐深,路灯愈亮。我想起高兄的白发,想起黄主任的远走,想起那些在权力倾轧中消磨的理想与抱负。这世上,好人未必有好报,清官难做,直人难容,自古如此。而我们这些旁观者,除了在街头偶遇时发几句感慨,又能如何?
秋凉尚远,而人生已近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