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唐洪亮
五年前,我去俄罗斯旅游,专门花了半天时间,到访国立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列宾美术学院是俄罗斯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美术家,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术学院之一。
我就是想去看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那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之一。进去之后,我迷惘了,好大的学院,这么多的教室。迎面走来三个年轻人,其中一张是亚洲面孔,我毫不客气地拉住他,问:“你是中国人吧?我想看看油画和临摹画室。”
那个年轻人笑了起来:“我是中国人,北京人。”
我俩攀谈起来。他姓张,留学生,毕业后想自己做独立个展,或者去美术类院校做老师。如果可以,还想做独立艺术家。在列宾美院的毕业生可以得到画家、剧院美工师、文物修复师、版画家、雕塑家、建筑艺术家、文艺学家等资格证书。
他带我走进了一个很大的教室,我看到了巨大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他说教室里都是临摹画,真迹都被藏起来了,不过这些临摹的油画也是高水平,和真的别无二致。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原作完成时间大概在1873年,当时,俄国的劳动人民处在沙皇的黑暗统治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之下,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这幅画上的纤夫,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廉价出卖劳动力,终年拉着沉重的货船,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我还看到安格尔的《大宫女》,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曾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抨击。评论家德·凯拉特里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但是很多人却认为,正是因为这段修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准确,那就可能不这样诱人了。
还有《肯特海滩》,那是泰奥多尔·居丹的名作。一艘帆船在狂风暴雨中即将倾覆,人们纷纷逃离。在黑白两色的对比中,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
我一幅一幅看过去,小张抽空退到外面抽了一根烟。他说,俄罗斯天气寒冷,他在这里染上了俄罗斯男人的通病,烟酒不离手。过了一会儿,他问:“你有孩子吗?”我说:“有个女儿和你一般大,是个医学博士。”他自嘲地摇摇脑袋,笑了,摸摸口袋,摸出一个空的烟盒。我赶紧把自己的一包烟递给他:“我不太抽烟,这包烟抽过两根,还有十八根。你不嫌弃的话,就收下来,十八是个吉利的数字。”“感谢!”小张说,“可以叫你一声叔叔吗?”我点头:“可以。”他又说:“国内竞争太激烈了,与其千军万马抢占独木桥,不如走出去,看长远,开阔眼界,寻找艺术之本源,带着学艺术的初心出发。”
我鼓励他:“人的一生,可以是长风万里,望尽天涯路,也可以是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路,都是自己选的。在合适的时机,你的积累就可能会变成成功。”
他狠抽一口烟:“说得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各人有各人的本事,不需要为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执着。”
耀眼的阳光照射在绿油油的草坪上,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他要去上课了,我们告别,两双手紧紧相握。
我目送他远去:愿你一世无尘,理想成真,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作者简介:唐洪亮,中国石化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故事家协会会员,爱好微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微雕作品曾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收藏,1998年获"吉尼斯之最"第665号证书,个人事迹被"基尼斯之最"印成精装书向全世界发行。1977年首次在文汇报副刊上发表散文,1986年,小说“黄昏”获得全国石油职工文学征文二等奖;1991年报告文学“焊工三剑客”获全国电力职工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曾经在文汇报、劳动报、中国电力报、中国石化报,上海工运杂志等获奖20多次,已发表小说、散文、故事、报告文学等作品近6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