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广袤的版图之上,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所在一一莳良岭。它是十万大山最高峰的璀璨明珠,亦被人们称作鸡笼山,鸡笼山又有大鸡笼、小鸡笼之称(分别有高低两座毗邻山峰)。两山一仰一俯互视,以一种傲然之姿,雄踞于防城港市南屏瑶族乡常龙村的大平屯、黑石屯之间,与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六细屯(法国村)毗邻而居,山峰横跨中越边境。这里,是瑶族同胞的家园,他们宛如山间的精灵,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用质朴与勤劳守护着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
云雾浸染莳良岭下,大平屯的瑶族同胞祖祖辈辈们葡匍于群山的褶皱之中,以刀耕火种的古法延续着生存的命脉。祖祖辈辈手持柴刀,于陡峭山间劈开一片片杂木荊棘,放火烧荒,撒种抛苗,将稻谷和苞米的种子播撒在焦黑的土地间。晨光熹微时,瑶民们便背着竹娄、挎竹筒,踏着露水浸湿的山径下地耕作;暮色四合时,仍佝偻着身躯在薄地里劳作,饥不愿归,月亮爬上了树梢,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那些看似苍翠的坡地,实则是贫脊的沙壤,一年的劳苦耕作,也没能收获几斤稻谷。山区农村自然环境的恶劣影响,给瑶族黎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甲寅年(74年)的初春,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季节,学校开学了。我怀揣着公社的殷切重托,踏上了前往莳良岭山下大平屯小学任教之路。从公社出发,五十多公里的山路蜿蜒曲折,恰似一条灵动的巨龙,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一路上,万木葱茏,繁茂的枝叶交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绒,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画卷。百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婉转悠扬,如潺潺流水,似清脆铃铛,交织成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仿佛是在为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奏响欢迎的旋律。
然而,这看似如诗如画的风景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艰难险阻,山路崎岖坎坷,犹如一条陡峭的阶梯,每走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仿佛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陡峭的山坡让人望而生叹,我不得不手脚并用,艰难地攀爬,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坚持。汗水湿透了衣衫,脚步也愈发沉重,但心中的信念却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坚定不移。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漫长跋涉,终于抵达了大平屯小学。
学校座落在莳良岭即鸡笼山下的半山腰斜坡南边,周边山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山峰好似一条条蜿蜒的巨龙,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春夏秋冬,这里总是被乌云缭绕,仿佛是大自然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四季的界限在这里变得模糊不清。常年温度偏低,即便是炎炎的夏日,也能感受到丝丝寒意,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世界。日出的时间极为短暂,阳光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只留下一抹绚丽的余晖。而月雨却格外频繁,常常在不经意间淅淅沥沥地飘落,如牛毛,似花针,给整个山庄增添了一份朦胧而神秘的美感。
在教学之余,我心中一直燃烧着一个强烈的愿望,能有机会登上山顶探索莳良岭的奥秘。终于,在暑假的一个明媚的日子里,我与当地的几个民兵相约,怀揣着对未知的憧憬,带上炊具和武装部发给民兵的步枪,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登山之旅。一路上,我们遭遇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山坑陡峭险峻,犹如一道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山蚂蝗如同贪婪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爬上我们身体,贪婪地吸食着人的血液,让我们疼痛不堪。各种动物的干扰也让我们的行程变得险象环生,时不时会有野兽的叫声从远处的山谷中传来,那低沉而恐怖的声音,仿佛似是来自地狱的召唤,让我们的神经时刻处于紧绷状态。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在峰顶上,一座六十年代测绘部门建造的铁三角井架高高矗立,约二三十米的高度直插云霄,宛如一位坚毅的卫士,傲然挺立在天地之间,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而井架旁边还有一个人工挖成十几米的深坑,一米多的口径,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神秘印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而山顶则是一块约一百多平米的平地,宛如一块巨大的绿毯,铺展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旁边有一个小水池,水浅清澈见底,宛如一面明亮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景色。池水边的四周长满了杂草小木,枝叶伸盖了池水边。然池中竟然还有塘角鱼在自由游翔,它们的身影在水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群灵动的精灵。据当地老人说,莳良岭峰顶池中的塘角鱼是天生天养,是专供天上仙女下凡欣赏,是不能吃的。看着这个常年不干也不溢的小水池和这些灵动的塘角鱼,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也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当年,应祖国的召唤,携笔投戎,离开了莳良岭下的大平屯小学。这一离开,便是五十多个春秋。岁月的沧桑已经在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已经步入暮秋之年。然而,莳良岭依然巍然屹立在祖国的南疆,它宛如一位永恒的守护者,见证了时代变迁,也见证了人生的起伏。每当回忆起在莳良岭山下生涯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艰难困苦和美好回忆就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代,回到了那片曾经挥洒过汗水和青春的土地。莳良岭下的村庄小学,像一颗璀璨的星辰,永远闪烁在心中,成为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人生几度秋凉
作者:王敏
秋风起,秋意浓,又是一年秋凉时。行走在岁月的长廊里,不经意间,便与这秋凉撞了个满怀。它带着几分萧瑟,几分寂寥,几分深情,几分惆怅,悄然地,走进了人间,走进了我们的这一世界。
秋凉,是季节的更迭,是时光的流转。它不像春那样温柔,也不像夏那样热烈,更不像冬那样冷酷。它有着自已独特的韵味,那是岁月沉淀后的宁静,是繁华落尽后的淡泊。在这秋凉里,我们仿佛能听到时光的低语,感受到生命的脉动。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秋凉之旅呢,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经历了无数的春夏秋冬,经万了无数悲欢离合。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那些曾经的梦想与追求,都在这秋凉里,渐渐变得模糊、变得遥远。但正是这些经历,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让我们在秋凉中,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站在秋的门槛上,我们回首往事,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那些曾经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有的已经远去,有的还在身边。但无论他们在哪里,我们还是深深地怀念着他们,怀念着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日子,虽然已经远去,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成为了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秋凉,也是生命的沉思。在这秋凉里,我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生命的价值。意识到,生命是短暂的,是脆弱的,但同时也是宝贵的,是值得珍惜的。我们应该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去追求自巳的梦想,去实现自已的价值,去创造属于自已的精彩人生。
人生几度秋凉,每一次的秋凉,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都一次心灵的升华。它让我们在经历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在感悟中前行。虽然秋凉会带来一丝丝的寒意,但也会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已的内心,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在这秋谅里,我们愿将所有的思绪都化作一片片落叶,随风飘然,飘向那未知的远方。人生如秋,有丰收之喜悦,亦有凋零之悲。然秋凉非尽是悲,亦含成熟之美。历经风雨,方知人生之真谛。虽秋凉几度,然心若向阳,自可无畏寒霜。
嗟乎!人生短暂,珍惜此时。莫待秋凉,空叹流年。于秋凉中,悟人生之理,享岁月之静好,亦不失为一大幸事也!